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回复: 2

2020年福建公务员公基马哲考点预测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22-5-4 16: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曾经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660517-1Z61QP9526090811.png

660517-1Z61QP9526090811.png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第一性——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二)同一性——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1.可知论是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哲学学说,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既有唯物主义可知论,也有唯心主义可知论,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2.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相对,一种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至少是不可以彻底认识的哲学学说。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二、两大基本派别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世界统一于精神。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或者某种具体的实物)是世界的本原。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
    水为万物的始基;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气者,理之依也;
    五行说等。
    典型命题:东方:金木水火土 西方:火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第一,这些观点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第二,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有荀子、王充、王夫之、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产生的,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进步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
    ①机械性。首先,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其次,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这是不科学的,具有机械性。
    ②形而上学性。就是说,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并且善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不彻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
    注:近代形而上学的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物质是运动的、发展的、彼此联系的,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1.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这种精神来自于人的内心世界,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例如出现我、心、感觉、感知、经验、意志时,它过分夸大人的精神作用,强调精神万能论。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质是观念的集合体”(贝克莱)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这种精神来自于人的内心之外,上帝、天命、理念、绝对精神等,都是对这一观点的概括。
    “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 (老子)
    “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
    “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
    五、一元论和二元论
    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的特征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彻底的实践性
    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鲜明的革命性
    它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与思想武器,它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包括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
    3.严谨的科学性
    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彻底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22-5-4 16: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运动的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最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3)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2)相对静止主要有两种形态:
    ①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②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否认静止及其相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三)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一方面,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而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度量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表明其存在的客观性。
    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的,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空间是指事物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的,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3.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对于时空的感觉具有主体选择性
    4.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1)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过程是无始无终的,它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时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有始有终的,事物的存在具有暂时性。
    (2)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范围无边无际;空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的存在范围是有边际的。
    (3)然而,无限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的,这就是说,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有限包含着无限。我们要善于通过有限把握无限。
    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四)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在马哲诞生以前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都不能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实在,把历史过程看做是人的主观意志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的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原或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反对二元论。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3.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五、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一)意识的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环节:
    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心理;
    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与劳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2.从内容与形式上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经由经历、爱好、兴趣等主观性影响而产生差异,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坚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观点,必须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错误。
    主观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庸俗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其要害在于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马克思:“观念的东西无外乎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三)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3)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4)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
    (1)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盲目的。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依靠一定的工具、仪器设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只有适时利用已有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六、两大观点——辩证法总特征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概念:
    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事物与事物之间,即外部联系;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即内部联系
    2.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2)普遍性:时时有联系,事事有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两重含义: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现象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②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
    (3)条件性:联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
    联系虽然是普遍存在的,但任何条件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来实现,通过一定的物质条件,将原本孤立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4)多样性:形式是多样的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因果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5)系统性:联系的系统性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关注整体和部分
    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全局)和部分(局部)的关系。
                        原理                        区别                        含义                        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其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地位 功能                        1.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2.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联系                        相互 依存                        1.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只有相对于它构成的整体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
                        相互 影响                        1.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2.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1.整体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观察与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
                        2.部分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处理好局部。
    3.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发展是一种运动,只不过方向是上升和前进的)
    (1)概念: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的运动。
    (2)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新旧事物区分的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4)发展与变化的关系: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不一定是上升的前进的。所以发展一定是变化,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和变化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2.发展的特点
    (1)发展的永恒性
    (2)发展的过程性:过程,就其内容来说,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变化,或不同事物间的统一联系和相互转化。
    3.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
    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七、三大规律
    (一)质量互变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与状态
    1.质、量和度
    质: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规定性。
    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或数量界限。
    2.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
    ④事物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3.方法论意义: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2)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
    (3)适度原则
    (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也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形式。
    (3)辩证关系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揭示发展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有条件的相对同一与无条件的绝对斗争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作用的表现                        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作用的表现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由于矛盾双方互相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地位或者性质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质变
    ②地位不同
    不同时候,处于主要地位的既可以是同一性,也可以是斗争性,它说明事物的发展表现为“相辅相成”或者“相反相成”。
    ③矛盾的特殊形式
    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和谐又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与合作的情况下,才会和谐。
    ④矛盾解决的主要形式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势;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
    (2)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
    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和思维中,人的思维中的矛盾是客观世界矛盾反映,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2)矛盾特殊性
    矛盾特殊性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为不同事物的矛盾各自有各自特点;其二为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其三为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两者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①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各项其相反方面转化。
    (4)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分析矛盾就是分析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主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方向和趋势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进程中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3)二者的辩证关系
    ①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②主要矛盾决定和制约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和反作用于主要矛盾
    ③而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矛盾主要方面: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矛盾次要方面: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
    (1)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陷入形而上学一点论的观点。
    (2)重点论: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的形而上学均衡论。
    (3)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肯定、否定及其相互关系
    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否定: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1)相互依存:没有离开否定的肯定,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
    (2)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
    2.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3.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2)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22-5-4 16: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实践
    (一)概念: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它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
    1. 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2. 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
    3. 中介:是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二)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是指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结果是感知的客观实在。在这里,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工具)和对象。
    2.(直接现实性)指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
    3.(主观能动性)指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4.(社会历史性)指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
    (三)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精神文化的创造实践。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精神文化的创造实践:包括科学实验、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创造。
    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对社会的发展起杠杆作用。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
    2.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实践。
    3.社会生活的实践表现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包含了三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社会关系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有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性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③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展开过程。
    九、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的特征
    1.主动性:任何认识活动的发生,都是主体主动地反作用于客体的结果
    2.目的性:人的认识活动都不是盲目的,而是在主体一定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主体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总是根据自己预定的目标,收取和放弃信息
    3.创造性: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描述或机械地复制,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反映
    十、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
    1.定义:真理是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的含义
    (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都不包含依赖于人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的含义
    (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待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深化
    (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三)真理与谬误
    谬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在认识过程中谬误是难免的,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1.真理向谬误转化:任何真理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超出这个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离开一定条件就很难说清某个认识是真理还是谬误
    谬误向真理转化:超出一定范围或区间的谬误回归范围就会变成真理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十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划分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看法。
    (二)唯心史观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三)唯物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既承认英雄对历史地推进作用,又强调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十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
    1.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一类为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3.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
    4.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所以说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体系以及全部社会关系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十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
    1.概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2.一定社会的基础是该社会的经济关系的体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
    (二)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2.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复杂庞大的体系,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组成。
    3.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阶级性和独立性。
    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在政治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要素其支配作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9 11:30 , Processed in 0.095996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