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2021年大学生村官行测每日一练(12月22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4-30 2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单选题)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一直都缺乏对于个体的足够尊重。(A)自春秋至近代中国,尊严一词多与权力有关,但在现代,尊严一词更多是与权利有关,简言之,尊严就是独立个体的权利被尊重,但是古代中国的等级秩序森严、个人本位缺失、权利意识匮乏、礼法与宗法约束、私有产权不受保护、公私领域没有界分等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古代中国人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体被尊重。(B)而到了现代中国,在“全国一盘棋”的年代,个体被诠释为“一枚螺丝钉”,“祖国需要你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C)时至今日,仍有人认为个体对于国家而言不过是“蝼蚁”(D)可见要让中国人有尊严的活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更别提个体被尊重甚至幸福感了。”一句是从文中抽离的,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给定句子的含义。“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更别提个体被尊重甚至幸福感了”,是在说明个体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个体不被尊重,更别说幸福感了。
    第二步,分析文段,确定语境。文段首先论述了我国古代中国人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之后谈到现代中国个体被诠释为“螺丝钉”,“祖国需要你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此处体现了“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及“个体不被尊重,缺少幸福感”的话题。即给定句子置于C处合适,且与后文的“仍有人认为个体对于国家而言不过是‘蝼蚁’”衔接合适。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D项:三处的上下文均不能与给定句子的话题进行衔接。
    2、(单选题)古人有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会说话并不是信口雌黄、左右狡辩,而是要吃透文件、观照基层、打动人心。“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给顶回去”的情况,表面上是个说话的问题,深层来看,在于党员干部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相应领域和群众困难不了解、不熟悉。虔诚地当小学生,扎实地深入基层,话风问题才会迎刃而解。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阐释,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说话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拥护和赞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无话可说、不会说话,影响工作开展
    B.说话不分场合、不看对象
    C.担心言多必失,因而三缄其口
    D.不能很好地坚持群众路线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在中间可知,横线处需衔接前后话题。根据前文,横线处要表述党员干部说话问题的深层原因,对于该原因,横线后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故重点分析横线后的内容。根据“扎实地深入基层,话风问题才会迎刃而解”“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说话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拥护和赞成”可知,横线后主要围绕“群众”进行论述,故横线处也要表述“群众”这一话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C项:未表述“群众”这一话题,不符合语境。
    3、(单选题)人们一直认为上海是个年轻的城市,但自从1950年代崧泽遗址发现以来,约半个多世纪总计5次的考古发掘,早已将上海起源的历史推至约6000年前。据了解,崧泽遗址不但是上海的发源地,还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见证地之一。人们已有充分考古证据证明崧泽遗址中发现的距今5500年前的崧泽文化,已经进入到中国文明的起源时期。换句话说,远古上海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考古发掘揭开了上海发展史的面纱
    B.上海的发展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断层
    C.远古上海也为中国早期文明做出过突出贡献
    D.崧泽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横线位于尾句,总结文段的中心即可。文段首句阐述“人们一直认为上海是个年轻的城市”,转折词“但”引出其实上海并不是年轻的城市,崧泽遗址是上海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见证地,所以说上海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见证地。最后“换句话说”进一步对文段进行总结,强调远古上海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见证中华文明的起源,也就是远古上海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强调内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文段只是阐述了崧泽遗址是上海的发源地,并未就“上海发展史”具体论述。B项:“出现断层”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D项:“崧泽遗址”作为例子是为了证明上海是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并非文段重点内容,并且D项置于此处,与前句主体“远古上海”不一致,无法衔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7:39 , Processed in 0.07035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