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8|回复: 0

随迁老人之困:丢不下的儿孙,回不去的家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10-16 22: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饮食起居不同,生活节奏不一样;出门后,语言上也不是很适应,有时听不懂当地人方言,和邻居们沟通有困难。”75岁的马阿姨随儿子在石家庄居住已经6年了,来自衡水小城镇的她依旧不习惯大城市的车水马龙,自己一人时不敢出小区。白天孩子上班去了,马阿姨就在家通过ipad游戏打发时间。不适应的城市生活让马阿姨心里存着回老家的念想,但子女们担心她没人照顾,不放心她独自回老家生活。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像马阿姨这样的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他们有些是被子女接来城市养老,有些是专程来照顾第三代,享受着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也感受着远离家乡、语言不通、精神空巢的困扰。
临近重阳节这个全民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人民网记者奔赴北京、石家庄、深圳、兰州等4座城市,深入地了解随迁老人的生活,试图探索随迁老人背后的生活之困。
年过半百走上漂泊路 儿孙幸福是随迁动力
据调查,在现有的随迁老人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我跟随儿子生活两年了,先是在北京,他们工作调到石家庄后,我也随之‘调’来了,你说我符合不符合‘随迁’这个称号?”听到记者提起“随迁老人”这个词,53岁的郝阿姨认为这个称谓用于自己很是恰当。她笑着抱起活泼可爱的孙子,说:“瞧瞧,我的工作成果怎么样?”对她来说,孙子健康壮实就是她的“工作业绩”。
“小宝,你慢一点。”只要天气良好,在北京通州某小区的院子里,都能看到头发花白的徐阿姨跟在2岁小外孙后面追逐的身影。自外孙半岁起,徐阿姨就辞掉工作,从老家来到北京带孩子。“亲家呢,身体不好;请保姆开销又大又不让人放心,最后干脆就自己过来了,也能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徐阿姨一边给外孙擦着额头的汗,一边说,“小区里遇到的老人,十有八九都是从外地来北京帮着带孩子的。为人父母嘛,辛苦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儿孙幸福吗?”
不同于奶奶、外婆带孩子的娴熟,作为外公的老张刚开始独自照顾刚满两岁的外孙女时,困难重重。“没办法,老伴儿还得在老家照顾孙女,外孙女没人带,我就只能‘赶鸭子上架’了。”大女儿生孩子时,儿媳妇也刚生完,老张跟老伴儿就这样开始了异地分工带娃的生活。两年过去了,老张现在已经可以娴熟地给外孙女做辅食、冲奶粉、洗衣服。“之前这些细活都不会做,现在被逼着,我也拥有一技之长了。” 老张说,“我本来在县里工厂打工,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现在女儿有难处,就多帮帮女儿吧,让她可以安心工作。”
生活就医诸多不便 回家养老成终极心愿
离乡背井来到儿女工作的城市生活,一家团圆固然让人欣喜,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也给老人们的“漂泊”生涯带来困扰。
在城市生活让来自邢台农村的郝阿姨感到异常憋闷,用她的话说,就“像牢笼一般”。虽然老家距石家庄市里只有70公里,但在“随迁”之前郝阿姨几乎从未出过村,自己的口音让她在城市生活时常常羞于开口。“不会说普通话,又怕别人听不懂家乡话。”郝阿姨无奈道,“我这个农村大妈一脚跨进城市,刚开始真不适应。之前出门大家都互相熟识,现在虽然都住在一个小区,但和邻居们几乎都不打招呼,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
2010年,向阿姨抱着考察女儿男朋友的心态,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现在则是一名全职外婆。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在家人下班前做好热饭热菜。向阿姨坦言,在早上送外孙上学后,接下来一天都是一人度过,只能通过看电视或者自己出去买菜时解解闷儿。
兰州的祁老先生也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年龄大经常会生病。如果生病住院基本都是家庭自理,没有走过医疗报销程序。“在老家当地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是很大的,在这里就不是了。儿子嫌手续麻烦每次都自理,明明有好的政策,却无法享受,我们也很无奈。”
语言障碍、精神空巢、就医不便等,让很多随迁老人都有深深的“老家情结”。郝阿姨说,“每次回老家就打心眼儿里高兴,像过年一样开心,恨不得一步踏回去。虽然城市的房子也是我们给儿子买的,但总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家,没有真正的归属感。其实儿子、儿媳都待我很好,在城市生活也更舒适,但心理上的需求始终无法满足。”
家住兰州的张先生也深有感触地说,“我父母都是庄稼人,在农村有很多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喜欢做的事情、有经常聊天的人、有自己的圈子,到了兰州后就没有什么朋友和圈子了。看着他们有时候无聊发呆的样子,我和爱人确实心里很难受。”
采访中问及未来打算,老人们纷纷表示将来要回老家。徐阿姨今年忙着培养小外孙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以便明年能顺利入园,“等小宝上幼儿园了,我也就能‘功成身退’回老家了。”向阿姨则提到在老家还有三位老人要照顾,很是挂念他们,“以后还是想回到农村,自己养一些家禽,基本自给自足,每天和同龄人聊聊天度过自己的晚年。”
关爱随迁老人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家庭包容
如今,退休之后再“上岗”,远赴他乡“进城”看娃的老人已经是大城市中常见的人群。对此,《人民日报》曾刊文说,“为了晚辈而放弃安定清闲的老年生活,老人的‘漂’显得有些无奈,却并不悲情,因为这背后是基于家庭伦理的责任与关爱,值得晚辈的尊重与感激。但仅有来自家庭内部的包容与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更合理的政策、更完备的制度支撑,才能为他们,也为我们,更为孩子们,撑起美好的明天。”
为了解决随迁老人生活的难点,各地也积极出台相应政策。9月28日,长三角跨区域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系统上线试运行,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徐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省本级,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等8个试点统筹区域及上海全市的医保结算系统打通,在这区域内的随迁老人可以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的实时结算。而深圳早在2014年就调整了随迁老人的医疗保障,以前需要一次性交18年保费(约12万)的政策,修改为按月缴纳、终身交费就可享受深圳的医疗保障。
除了政策支持,家庭关爱和社区文化建设也有益于帮助随迁老人融入异地生活。马阿姨的女儿说,“父亲去世后,我们把老母亲接到身边来一起生活,节假日有时间我们就会带她回老家小住几天。”爱唱京剧的郝阿姨也在社区干部的号召下,加入了“社区京剧票友社”。每到周末就早早出门,与社区的京剧票友们一起切磋唱功,郝阿姨说,“一唱起来,我就有融入城市生活的感觉了。”
“随迁,是妈妈放弃自己的生活,帮我们看孩子,身体上的劳累是一方面,精神空巢也让她很难受。” 郝阿姨的儿子说,“等孩子大了以后,希望妈妈多出去玩一玩,拥有自己的生活。”(记者唐嘉艺、李晓、陈思危、陈育柱、高翔,实习生蒋帆)
“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饮食起居不同,生活节奏不一样;出门后,语言上也不是很适应,有时听不懂当地人方言,和邻居们沟通有困难。”75岁的马阿姨随儿子在石家庄居住已经6年了,来自衡水小城镇的她依旧不习惯大城市的车水马龙,自己一人时不敢出小区。白天孩子上班去了,马阿姨就在家通过ipad游戏打发时间。不适应的城市生活让马阿姨心里存着回老家的念想,但子女们担心她没人照顾,不放心她独自回老家生活。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像马阿姨这样的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他们有些是被子女接来城市养老,有些是专程来照顾第三代,享受着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也感受着远离家乡、语言不通、精神空巢的困扰。
临近重阳节这个全民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人民网记者奔赴北京、石家庄、深圳、兰州等4座城市,深入地了解随迁老人的生活,试图探索随迁老人背后的生活之困。
年过半百走上漂泊路 儿孙幸福是随迁动力
据调查,在现有的随迁老人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我跟随儿子生活两年了,先是在北京,他们工作调到石家庄后,我也随之‘调’来了,你说我符合不符合‘随迁’这个称号?”听到记者提起“随迁老人”这个词,53岁的郝阿姨认为这个称谓用于自己很是恰当。她笑着抱起活泼可爱的孙子,说:“瞧瞧,我的工作成果怎么样?”对她来说,孙子健康壮实就是她的“工作业绩”。
“小宝,你慢一点。”只要天气良好,在北京通州某小区的院子里,都能看到头发花白的徐阿姨跟在2岁小外孙后面追逐的身影。自外孙半岁起,徐阿姨就辞掉工作,从老家来到北京带孩子。“亲家呢,身体不好;请保姆开销又大又不让人放心,最后干脆就自己过来了,也能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徐阿姨一边给外孙擦着额头的汗,一边说,“小区里遇到的老人,十有八九都是从外地来北京帮着带孩子的。为人父母嘛,辛苦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儿孙幸福吗?”
不同于奶奶、外婆带孩子的娴熟,作为外公的老张刚开始独自照顾刚满两岁的外孙女时,困难重重。“没办法,老伴儿还得在老家照顾孙女,外孙女没人带,我就只能‘赶鸭子上架’了。”大女儿生孩子时,儿媳妇也刚生完,老张跟老伴儿就这样开始了异地分工带娃的生活。两年过去了,老张现在已经可以娴熟地给外孙女做辅食、冲奶粉、洗衣服。“之前这些细活都不会做,现在被逼着,我也拥有一技之长了。” 老张说,“我本来在县里工厂打工,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现在女儿有难处,就多帮帮女儿吧,让她可以安心工作。”
生活就医诸多不便 回家养老成终极心愿
离乡背井来到儿女工作的城市生活,一家团圆固然让人欣喜,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也给老人们的“漂泊”生涯带来困扰。
在城市生活让来自邢台农村的郝阿姨感到异常憋闷,用她的话说,就“像牢笼一般”。虽然老家距石家庄市里只有70公里,但在“随迁”之前郝阿姨几乎从未出过村,自己的口音让她在城市生活时常常羞于开口。“不会说普通话,又怕别人听不懂家乡话。”郝阿姨无奈道,“我这个农村大妈一脚跨进城市,刚开始真不适应。之前出门大家都互相熟识,现在虽然都住在一个小区,但和邻居们几乎都不打招呼,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
2010年,向阿姨抱着考察女儿男朋友的心态,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现在则是一名全职外婆。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在家人下班前做好热饭热菜。向阿姨坦言,在早上送外孙上学后,接下来一天都是一人度过,只能通过看电视或者自己出去买菜时解解闷儿。
兰州的祁老先生也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年龄大经常会生病。如果生病住院基本都是家庭自理,没有走过医疗报销程序。“在老家当地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是很大的,在这里就不是了。儿子嫌手续麻烦每次都自理,明明有好的政策,却无法享受,我们也很无奈。”
语言障碍、精神空巢、就医不便等,让很多随迁老人都有深深的“老家情结”。郝阿姨说,“每次回老家就打心眼儿里高兴,像过年一样开心,恨不得一步踏回去。虽然城市的房子也是我们给儿子买的,但总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家,没有真正的归属感。其实儿子、儿媳都待我很好,在城市生活也更舒适,但心理上的需求始终无法满足。”
家住兰州的张先生也深有感触地说,“我父母都是庄稼人,在农村有很多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喜欢做的事情、有经常聊天的人、有自己的圈子,到了兰州后就没有什么朋友和圈子了。看着他们有时候无聊发呆的样子,我和爱人确实心里很难受。”
采访中问及未来打算,老人们纷纷表示将来要回老家。徐阿姨今年忙着培养小外孙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以便明年能顺利入园,“等小宝上幼儿园了,我也就能‘功成身退’回老家了。”向阿姨则提到在老家还有三位老人要照顾,很是挂念他们,“以后还是想回到农村,自己养一些家禽,基本自给自足,每天和同龄人聊聊天度过自己的晚年。”
关爱随迁老人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家庭包容
如今,退休之后再“上岗”,远赴他乡“进城”看娃的老人已经是大城市中常见的人群。对此,《人民日报》曾刊文说,“为了晚辈而放弃安定清闲的老年生活,老人的‘漂’显得有些无奈,却并不悲情,因为这背后是基于家庭伦理的责任与关爱,值得晚辈的尊重与感激。但仅有来自家庭内部的包容与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更合理的政策、更完备的制度支撑,才能为他们,也为我们,更为孩子们,撑起美好的明天。”
为了解决随迁老人生活的难点,各地也积极出台相应政策。9月28日,长三角跨区域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系统上线试运行,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徐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省本级,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等8个试点统筹区域及上海全市的医保结算系统打通,在这区域内的随迁老人可以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的实时结算。而深圳早在2014年就调整了随迁老人的医疗保障,以前需要一次性交18年保费(约12万)的政策,修改为按月缴纳、终身交费就可享受深圳的医疗保障。
除了政策支持,家庭关爱和社区文化建设也有益于帮助随迁老人融入异地生活。马阿姨的女儿说,“父亲去世后,我们把老母亲接到身边来一起生活,节假日有时间我们就会带她回老家小住几天。”爱唱京剧的郝阿姨也在社区干部的号召下,加入了“社区京剧票友社”。每到周末就早早出门,与社区的京剧票友们一起切磋唱功,郝阿姨说,“一唱起来,我就有融入城市生活的感觉了。”
“随迁,是妈妈放弃自己的生活,帮我们看孩子,身体上的劳累是一方面,精神空巢也让她很难受。” 郝阿姨的儿子说,“等孩子大了以后,希望妈妈多出去玩一玩,拥有自己的生活。”(记者唐嘉艺、李晓、陈思危、陈育柱、高翔,实习生蒋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5 17:32 , Processed in 0.07433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