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回复: 3

2011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全攻略之选词填空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3 1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词填空是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点题型,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也不理外。中公教育专家经过对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的真题分析发现,选词填空题每年都有出现,且题量逐年增加,难度也不断加大。因此,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充分了解相关考点及解题技巧,并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从两大方法入手为考生精讲选词填空题型的破解之道。
一、对应分析法
对应分析法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目的首要方法。对应,顾名思义就是呼应。对应分析法就是分析一段话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呼应关系的方法。通过揭示词语之间的呼应关系,给考生提供解答问题的思路。
选词填空题目的对应主要分为正对应和逆对应两种。
1.正对应
正对应,就是指语段中多个词语的内涵有相近叠加关系。在材料中,多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共同构成一个义场,通过多次的反复,加强材料的语气,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正对应类型包括概括关系、解释关系和顺承关系三种。
例题1:浙江行测真题
不可以想象,没有以学术作为内容的思想,将成为怎样一种思想,而没有思想的学术,这种学术还有什么价值?思想和学术它们之间没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那种          的关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非此即彼   B.针锋相对     
C.势不两立   D.此消彼长
【解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与“     ”构成解释关系,A、D两项很明显不符合上面的对应关系。“针锋相对”、“势不两立”都可表示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但与前者相比,后者表示敌对双方不能共存,更能准确表达题干中东风与西风的关系,即C项为正确答案。
2.逆对应
逆对应,就是指语段中的多个词语的内涵有相反对应关系。逆对应可以加强材料的语气,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逆对应类型有反义关系、背离关系两种。
例题2:浙江行测真题
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寥若晨星   B.历历可数
C.孤鸾寡鹤   D.光前绝后
【解析】“多半儿”是个表数量的词,与“    ”构成背离关系。A项的“寥”字恰当地对应了“多半儿”,符合句意。B项的“历历可数”形容清楚、分明的样子,C项的“孤鸾寡鹤”指的是失偶的男女,均不含有量少的意思。D项中的“光”“绝”表达的意思过于绝对,符合句意。正确答案为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6-6-23 12: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语义分析法
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与虚词不同,实词具有实在意义。因此,近义词的语义辨析成为实词考查的一个重点。要正确辨析近义词的语义,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看词义所指的范围
有的近义词所指的虽是同一事物,但适用范围却不尽相同。
例题3:浙江行测真题
毫无疑问,在今日武断批判中医的人中,不乏以“科学”代言人自居者,将各种自己不懂的知识系统一棍子打死,归入        。这种态度不能不使人怀疑其言论与知识的讨论无关,另有用意。不过,在抗拒这种学霸的同时,我们也不必非要陷入相反的        。坦率地说,身为一个“中医”,我以为目前的中医面对的最大危机不是外来的,而是内在的。中医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一定程度上可谓是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邪说  境地  罪有应得 B.异端  泥淖  咎由自取
C.异己  泥潭  责无旁贷 D.异类  困境  作茧自缚
【解析】“邪说”一词语义过重,先排除。“异端”、“异己”、“异类”这三个词都可以形容不符合正统,不为世人接受的一类事物。“异端”现多指不符合正统者的思想或理论,与题干中“不乏以‘科学’代言人自居者,将各种自己不懂的知识系统一棍子打死”相呼应,故第一空填“异端”合适。“异类”、“异己”针对的是人或其他生物,不能用来形容“知识系统”。正确答案为B。
2.看词语适用的对象
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适用的对象却不尽相同。
例题4:浙江行测真题
再卑微的人也有不容他人        的自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猥亵 B.亵渎 C.侵犯 D.干涉
【解析】猥亵:做下流的动作;适用对象多为作为实体的人。侵犯:非法损害别人权益;适用对象多为“权益”,是外界赋予的。干涉:强行过问,干预;适用对象多为行动、行为方面,多与“自由”、“内政”搭配。亵渎:轻慢,冒犯,不恭敬;适用对象多为内在的精神方面。“自尊”是自己的内在感受,用“亵渎”恰当。正确答案为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6-6-23 13: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3.看词义的轻重程度和侧重
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或者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的不同。
例题5:浙江行测真题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这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酿成乃是中国农耕文明        与西方工业文明        的双重结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式微  侵凌   B.消亡  侵略  
C.衰落  熏陶   D.变革  影响
【解析】“变革”表示变旧革新,改变事物的本质,形容“中国农耕文明”不合常识,排除。其他三个词语的轻重程度为:式微≤衰落<消亡。“消亡”的词义过重,排除。再看第二空,“熏陶”是褒义词,与语境不符,此处应选有贬义色彩的“侵凌”。故答案为A。
4.看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即使意思相近,在使用时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例题6:浙江行测真题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们都在试图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钱穆、钱钟书和陈寅恪的著作和传记成了畅销书。《顾准文集》、《顾准日记》        于市场,这个中国“市场经济第一人”、坚持学术自由的孤独者形象       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期许。《傅雷家书》长达二十余年的畅销,成为了        的“三字经”。浪漫骑士王小波横空出世,给这个日益保守的社会打开了一个叛逆的缺口。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充斥  符合  金玉良言 B.风靡  印证  字字珠玑
C.风行  满足  老少咸宜 D.充塞  引发  家喻户晓
【解析】先看第一空,“充斥”意为充满或塞满,含贬义,形容《顾准文集》、《顾准日记》感情色彩不符,可首先排除A。《顾准文集》、《顾准日记》之所以畅销,缘于顾准其人“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期许,而不是“印证”或“引发”。第三空中“老少咸宜”也符合“三字经”的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6-6-23 15: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5.看词语的语体色彩
按语体色彩分类,词语分为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两类。书面语体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不同语体色彩的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在使用时,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选用恰当的词语。
例题7:浙江行测真题
宋代周守中的《养生类纂》载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移气,不生瘟疫病”。古代的中国政府对于沟渠的通塞也很注意,每逢雨季之前,就命水利官员加以        以免泛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整治 B.疏浚 C.疏导 D.疏通
【解析】填入的词需与“沟渠”、“通塞”搭配,再综合题干文风的半文言特色,此处填“疏浚”最合适,且与“沟渠通浚”相呼应。正确答案为B。
6.看词语的搭配习惯
有些词语虽然基本意思相同,但是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经常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
例题8:浙江行测真题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于1938年问世,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此书规模之        ,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富,考证之        ,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        ,实在可为中外学者们的楷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宏大  精准  周全  B.恢宏  精确  周密
C.庞大  精到  周详  D.宏伟  精妙  周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间的搭配。先看第二空,“精到”意为精细周到,“精妙”意为精致巧妙,都不能用来与“考证”搭配。再看第三空,“周全”意为周到全面,“周密”意为周到而细密。由“剖析解释”中的“析”可知,这里应选侧重逻辑上环环相扣的“周密”。正确答案为B。

更多相关信息
201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情分析系列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1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全攻略之标点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5:53 , Processed in 0.06653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