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农民工乘地铁有空座位却不坐”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和议论。新闻的配图显示几名农民工身穿布满灰尘的工作服,地铁车厢内在他们面前就有空座位,但是他们却或蹲或站在地铁的角落里不愿就坐。针对这条新闻,你有什么看法?
660516-161031163R962158.jpg
民工为什么有座不坐?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工作服很脏,不想让其他乘客厌恶,存在自卑心理。二是由于素质较高,不愿弄脏地铁,影响后续乘客乘坐。其实,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有1.5亿人之多,他们之中就有着很多人长年累月背井离乡,他们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缔造者,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看到这则新闻,让我心里感到了难过和辛酸。 有座不坐,并不是天生就喜欢站着蹲着,而是民工们的心里面临着一道选择题。工作服布满尘土,坐在人群里很可能遭遇周围衣着干净体面人的避让甚至是白眼,在精神上有可能遭遇嫌弃的时候,民工群体们干脆选择让自己身体上劳累一点儿。这种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民工职业的劳动保障方面还亟需提高完善,不仅仅是工资待遇上需要提高标准,在工作环境等软福利方面也要逐步提高,让民工职业获得应有的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再比如说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完全平等、均等地覆盖到民工群体,医疗、卫生、教育、劳动保障等部分公共福利依旧附着在人口户籍上,没有真正做到一视同仁、普惠大众。长期缺乏社会地位和职业尊严,又享受不到其他市民享受的权利,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自我矮化和自卑心理。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民工群体的善良朴实和文明素质。与一些市民地铁内大声喧哗、任意躺卧、随地吐痰相比,这几位民工的表现更加验证了他们内心善良淳朴和素质高尚,他们的表现也让一些不文明的城市人脸红愧疚。不可否认,仍然有少部分人认为外来务工人员是不讲卫生的土包子、泥腿子,仍然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但是这种歧视只会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划出一条造成隔阂的鸿沟,我们应该看到务工者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包容,帮助他们在异乡找到归属感、认同感、亲切感。
要让民工群体从漂泊的打工者成为城市的主人翁,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虽然前路漫漫,但是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早日让他们面对地铁空位时不用自卑、不用犹豫,大大方方地坐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