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5|回复: 0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如何找“突破口”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8-1-11 18: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判断推理部分经常会考查一种题型,即朴素逻辑,朴素逻辑题型因为没有特别固定的推理规则,考生在解题时经常无从下手;另一方面是这类题目的题干一般较长,考生们经常被“唬住”,就直接放弃。然而,朴素逻辑虽然有一定难度,只要找到突破口,便可直接攻克,手到擒来。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告诉大家如何寻找突破口呢?
一、寻找肯定或者确定的信息
什么是肯定或者确定的信息呢?那就是题干中已经非常明确的条件,即以此作为突破口,也就是第一步来考虑。其实,出题人给我们的条件很多,只要找到肯定或者确定的信息,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就能正确而快速的解答出题目。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众多的条件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呢?下面通过真题为各位考生讲解:
例1:甲、乙、丙在北京、南京和成都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医生、演员和教师。已知:甲不在北京工作,乙不在南京工作;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在南京工作的是医生;乙不是演员。那么,甲、乙、丙分别在哪里工作?
A.南京、成都和北京 B.成都、北京和南京
C.南京、北京和成都 D.成都、南京和北京
【答案】A。中公解析:本题为三元素对应问题。涉及中间元素的过渡,如果利用带入排除法把选项依次带进题干排除比较麻烦,考生也容易绕晕,因此可以找突破口。题干信息总共五句话,只有第四句话“在南京工作的是医生”是肯定的信息,其他全部是否定的信息,所以我们把第四句话作为突破口;结合第二句话“乙不在南京工作”,得出“乙不是医生”;再结合第五句话“乙不是演员”得出“乙是教师”;最后结合第三句话“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得出“乙不在北京”,结合上面的信息,得出“乙在成都”,符合的选项是A项。
此道题目并不难,只要找准突破口,在解决问题时会事半功倍。
二、寻找关联信息或者交叉信息
朴素逻辑另一个突破口是可以选择关联信息,即对其描述最多的信息:对其描述最多,由此推出的信息也比较多。考生们可以从这一点入手。下面以真题为例讲解:
例2: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答案】C。中公解析:该题在假设丁说实话的情况下,判断正误,由丁的话可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拥有红色车的那个人说实话。三个人当中,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假设乙说的是实话,那么丙的车是红色,丙也说实话,与题干只有一人说实话矛盾,所以,乙说假话,丙的车不是红色,丙也说假话,丁的车是蓝色,排除B、D,那么只有甲说的实话,甲的车是红色,排除A选项,故答案选择C。
这道题的突破口就是“红色”,乙说的话和丁说的话中都包含了“红色”的信息,从它入手解题会更快一点。
中公教育专家最后提醒广大考生:朴素逻辑的题目并不难,只要找准信息的突破口,不需要费太多的时间,即可得到答案,希望考生们能够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5 14:50 , Processed in 0.06592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