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0|回复: 0

“给定材料6”中提到,“当《红楼梦》都被这个时代的读者评为最懒得看的小说时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12-21 19: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4.22福建省考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6”中提到,“当《红楼梦》都被这个时代的读者评为最懒得看的小说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躺着谈文化复兴?警钟需长鸣。”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此题为2017年4.22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考生可以点击查看完整版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如何高效利用真题,考生可学习《真题精讲》系列花木君申论课程。
【参考例文】
创新划桨大开马力 文化昂首稳立潮头
从风雅颂赋比兴的《诗经》,到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从七言五律的唐诗到长短交错的宋词,它们继承传统之时又不断推陈出新,共同构成了绚丽璀璨的中华文化。文化是民族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历久弥新,永葆活力。
文化创新是促进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之所以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就在于我们这个民族总是能保持苟日新、日日新的变革意识。从“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民间乐歌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骚体是创新,从“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五言绝句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七言律诗是创新,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元曲《天净沙》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小说《红楼梦》更是创新。正是古时文化创作中始终贯彻着“似者死,学者生”的创新理念,才造就中华文化的灿烂多姿。反观当下社会,“婆媳”、“偶像”等几个主题占据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文艺作品同质化严重,文化发展停滞不前。文化创新,不仅仅能够给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中华文化重新焕发光彩,而且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使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俱奔小康。
文化创新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先秦散文、六朝骈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等文化结晶,文化资源之丰富罕有他国可匹敌。但如今人们却一度深深怀疑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对于国外文化作品不分好坏趋之若鹜,对于国内文化作品以偏概全唾弃鄙夷,一部卖弄特效的外国电影《速度与激情》卖出40亿天价,一部意蕴隽永的国产电影《百年朝凤》却无人问津。民族文化自信遗失,会使我国文化沦为别国的附庸。通过文化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更具时代价值的内容,重新激发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使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激荡于心。
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文化输出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然而我国近年来却一直处于被别国文化输入的尴尬境地。影视作品一味追求外国特效、综艺节目不断引入外国模式,千篇一律。风靡全国的“奔跑吧兄弟”模仿韩国的“running man”,引爆网络的“爸爸去哪儿”引自韩国MBC同名节目,我国的文化产业陷入了变相抄袭的怪圈,在创新上“懒”,在制作上“急”。推动文化创新,能够催生出优秀的文艺作品,从供给侧改变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能够实现文化输出,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才能使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稳立于世界文化海潮之浪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18:44 , Processed in 0.07519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