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3|回复: 0

2018国考冲刺:申论归纳概括题型解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12-11 18: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归纳概括题型是必考题型,在国考过程中,归纳概括的出题频率是相当的高, 可以说每年国考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归纳概括,而且归纳概括是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等题的作答基础,所以中公教育辅导专家认为学好归纳概括是学习申论的重中之重。
一、归纳概括题型的特点
如前所述,归纳概括题型是国考的必考题型,分值在10-20分,一般是1-2道题目;近几年归纳概括题目的要点都来自于片段材料,即确定的材料范围;同时,大部分题目,需要考生书写的字数在150字-300字之间,两问的情况也经常出现。
(一)作答对象“稳”中有“变”
归纳概括题目的作答对象通常为问题、原因、影响、做法,在2013年之前考到归纳概括问题、原因较多。但是在2014年之后,开始考察归纳概括对策或影响。比如,2017年地市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2”,简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这一题,就是考察影响。因此,考生应该格外关注这一点内容,在复习中仍然要多关注这一变化。
(二)题目问法常考常“新”
相较其他考试而言,国考归纳概括题目考察一直很稳定,但是创新一直在路上,尤其是在问法上,总会出现一些新问法。以考察问题为例,2012年副省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再看,2012年市地第一大题第二小题“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再看,2014年副省第一大题“‘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这三道题都在考察考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但是2012年副省的题目直接要求考生回答问题;而2012年市地的题目却要求考生回答“脆弱性”;2014年副省的题目更是要求考生回答“缺失”,实则也是问题,但是要写成缺失或缺少的形式。
(三)题目要求变化不大
纵观历年真题不难发现,国考申论题目要求基本为“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这就意味着考生要将材料中的要点找全,同时,尽量用材料的原词表述要点,语言不要啰嗦。书写要点时,对要点进行逻辑、内容等方面的加工,保证要点清晰明了。
如果仔细来看,2014年副省第一大题和2017年副省第一大题出现了“分条归纳”的要求,2014年市地第一大题出现了“分类合理”的要求。此时,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以往考试没有出现过的要求,这可能会是一个判分点。
二、归纳概括题型的应对技巧
(一)审题确定思路,明确作答对象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也是问答一致的关键。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应该明确作答对象,并且要理解作答对象的含义。比如:2017年地市第二题“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列出H市政府办理‘市长信箱’群众来信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此题就需要明确什么是“流程”、什么是“要求”。“流程”就是做事情遵循的步骤,有顺序要求,有先后之分。“要求”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做事。明确了作答对象的意思,才能清晰的把握要点。
(二)问什么答什么,做到问答一致
申论的作答本身没有太多花哨之处,只需要按照题干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就可以。但是,考生对此往往视而不见。比如2014年副省第一大题“‘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这道题明明要求回答“缺失”,但是考生在书写要点时,却写“心理压力大”,这不是缺失,心理压力大多。所以,考生一定要围绕问答一致的原则,问什么就答什么,不要刻意求新,也不会逃避题干。
(三)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
不管题目的问法、作答对象还是其他在变化,但是归纳概括的本质不变,就是对材料要点的概括、提炼、加工。因此,考生需要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找到与作答对象一致的要点,方能取得好的成绩。同时,在阅读给定资料时,遇到晦涩的材料也是难见之事,那么就需要考生综合运用阅读方法,并将阅读方法共同指向的要点一一选取,按照一定的逻辑书写。
祝各位复习顺利,中公教育一直与你的公考之路相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6 19:29 , Processed in 0.08085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