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回复: 0

2017公共基础知识:超算最高奖背后的“青年力”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11-28 17: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了解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小编与大家分享2017公共基础知识:超算最高奖背后的“青年力”,更多的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尽在华图网校。
2017公共基础知识:超算最高奖背后的“青年力”
获奖的项目名称被念出来时,付昊桓淡定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与这位来自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80后副教授不同,跟随他一起上台领奖的几位90后清华大学博士生脸上的微笑掩盖不住。团队领奖后,在场的中国人纷纷跨越椅子和过道,兴奋地和这些年轻人握手庆贺。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付昊桓等科研人员共同领导的团队所完成的“非线性地震模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一位80后“老板”和一群90后博士
    斩获最高奖的“非线性地震模拟”成果来自一个跨学科、跨地区、跨机构的团队,在今年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发表,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计算机系与山东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
    付昊桓是论文的第一作者,他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何聪辉、薛巍以及南方科技大学陈晓非院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作者还包括清华大学杨广文、陈炳炜,山东大学殷泽坤、张庭坚、刘卫国,南方科技大学张振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文强,国家并行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尹万旺等。
    此外,付昊桓作为第一作者的“全球气候模式的高性能模拟”研究同样入围“戈登贝尔”奖,在得到该奖提名的3项科研成果中,中国的申报项目占据了三分之二。
    在核心团队背后,还有许多90后学霸的身影。何聪辉是获奖成果论文通讯作者中唯一的90后。在付昊桓带领的研究团队中,90后博士占绝大部分。对于这些年轻的学霸来说,这位80后“老板”和他们几乎没有代沟。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博三的陈炳炜出生于1992年。他表示,这个团队里的90后们平常工作认真,吃饭聊天是“忙累了”的主要消遣,“在冲刺奖项前团队连续工作很长时间之后,我们去吃了麻辣小龙虾,放松一下”。
    “付老师和我相差只有十岁,感觉和他交流没有什么代沟,我们的娱乐活动有些他也参与。工作遇到一些问题时,他比我们的想法更加成熟,在科研方向更有方向感。而我们的想法有些五花八门,需要老师带领进行进一步的推敲验证。”陈炳炜说。
    大奖背后是“7×24小时”的奋战
    冲刺“戈登贝尔”奖的过程中,最令团队难忘的是一段“7×24小时”的“备战”经历。
    据了解,奖项的申报是有时间节点的。何聪辉表示,在冲刺的最后一周里,团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而处理数据所用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每天的电费就达20万元左右。“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时间就是金钱’。”
    “那7天,付老师带着我们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不能让机器停下来,否则就少了测试和运行的时间。不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无锡作伴通宵,这样的经历太难忘了。”他说。
    多日的“连续作战”后,“非线性地震模拟”项目终于在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和公众见面。这一项目首次实现了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高分辨率精确模拟,使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地震预防预测等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据了解,研究团队选取了唐山大地震震源附近320公里×312公里×40公里的空间区域,以毫秒(一秒的千分之一)为时间单位,精确模拟了该区域在地震发生后150秒内的地质变化,分辨率可达到8米,频率可达到18赫兹。此前美国团队在“泰坦”超级计算机上运行的地震模拟,分辨率和频率只有20米、10赫兹。
    出生于1988年的甘霖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后,他是获得提名的另一科研成果“全球气候模式的高性能模拟”的报告发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 01:25 , Processed in 0.07563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