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走“正路”拿高分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3 05: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言语理解题对于整个行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绝大部分考生这一类题型得分率都不是很高,中公教育专家经分析发现考生对这类题型理解存在偏差或误区:
误区一是大多数考生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考生会认为言语主要就是考查我们平时说话用词,很简单,不需要怎么复习;
误区二是考生多集中于语感解题,以逻辑填空为例,考生多半是将选项分别代入题干,哪一个选项读着比较通顺,即为答案;
误区三是还有一部分考生认为言语要依靠多年的词汇积累,短期内无法突破,所以,直接“裸考”,在考场上碰运气。
综上分析,我们会发现考生正确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广大考生要想提高言语的正确率,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其次,要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凭借语感是不可靠的,最后,适当地有效地练习,让我们形成正确的语感,在考场上能够快速解题,提高成绩。
今天,主要给各位考生讲解一个必考考点——语境分析之解释呼应。
逻辑填空题一直是考生较为头疼的一类题型,答案的选择经常会被考生个人的主观性左右,导致答案的偏差,这里给大家引入一种分析题干,准确锁定答案的方法——解释呼应。何为解释呼应,指的就是在题干上下文之间,已经给出了你要选择的词语的含义的提示,你只要根据这种提示选出答案即可。
【例1】莫里哀曾说:“喜剧的责任,就是通过娱乐来纠正人的缺点。”近年来的法国轻喜剧,尤其擅长,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重若轻 B.借古讽今
C.微言大义 D.振聋发聩
【中公解析】
这道题就是非常典型的考查解释呼应的题型,题干空后“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已经解释前文要填一个很容易就能够解决难题的词语,即A选项的举重若轻。再如:
【例2】影响消费者口碑的,有时不是产品的主体,而是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如西服的纽扣、家电的按钮等等,这些的失误,却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赢得口碑必须对各项基础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只有产品和服务水平超过顾客的期望,才能让消费者在快乐享受的同时,广泛地进行传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处可见 面面俱到 B.漫不经心 有的放矢
C.司空见惯 无微不至 D.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中公解析】
此题中第一空所要选择的词语前文已经有提示,即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不太引人注目即为微不足道最为贴切,而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将持之以恒代入第二空,符合句意,因此此题答案为D项。
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很多考生在做言语题时总是很纠结,在两个选项间徘徊犹豫,很挣扎很痛苦,而且正确率不高,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考生没有以材料为主,而是以个人主观思想为转移,才导致分数不高,所以,在这里中公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做题时,务必要去材料中寻找提示的词语或句子,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言语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更多行测相关高分备考技巧 请参考中公教育行测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5 21:04 , Processed in 0.06969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