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5|回复: 0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赋值法”让行程问题滴血复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9-11 14: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解数学题时,人们运用逻辑推理方法,一步一步地寻求必要条件,最后求得结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地、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这就是赋值法。
    在公务员考试的数学运算中,赋值法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赋值法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问题等。下面详细给大家列出赋值法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有些难题运用了赋值法,将柳暗花明。
    【例1】汽车往返甲、乙两地之间,上行速度为30公里每小时,下行速度为60公里每小时,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为( )公里每小时。
    A、40 B、45
    C、50 D、55
    适用前提剖析:
    1、整个题干中给出的具体数据,都是速度。
    2、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要素中,只给出速度,因此可以赋值。
    【解析】利用赋值法,赋值两地之间的路程为60,则上行时间为60÷30=2,下行时间为60÷60=1,由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可知往返平均速度为60×2÷(2+1)=40。
    【例2】同住一个小区的三位同事早上7:30同时出门上班,甲自驾车,乙乘坐公交车,丙骑自行车。如果他们的路程相同,甲8:00到达单位,乙8:30到达单位,丙8:15到达单位,则他们的平均速度比是()。
    A、4:6:5 B、15∶10∶12
    C、12∶8∶9 D、6∶3∶4
    适用前提剖析:
    1、整个题干没有给出的具体数据。
    2、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要素中,只给出时间,因此可以赋值。
    【解析】通过题意可以得知,他们行走的路程相同,由题意得知甲、乙、丙三人所用时间之比为:30: 60: 45= 2: 4 :3 ,赋值总路程为12,则他们的所用时间之比为:6 : 3: 4,因此,本题答案选D选项。
    【例3】一条环形赛道前半段为上坡,后半段为下坡,上坡和下坡的长度相等。两辆车同时从赛道起点出发同向行驶,其中A车上下坡时速相等,而B车上坡时速比A车慢20%,下坡时速比A车快20%。问在A车跑到第几圈时,两车再次齐头并进?( )
    A、22 B、23
    C、24 D、25
    适用前提剖析:
    1、整个题干中没有出现具体数据,只给出几个百分数。
    2、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要素中,只给出速度的关系,因此可以赋值。
    【解析】利用赋值法,设赛道全长为1,A的速度为1,跑一圈的时间为1,则B车行驶一圈的平均速度。两车再次齐头并进时A车比B车多跑一圈,故,解得t=25,此时A行驶25圈。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例4】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问小王跑步从A城去B城需要多少分钟?
    A、45 B、48
    C、56 D、60
    适用前提剖析:
    1、整个题干只出现一个具体数据2小时。
    2、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要素中,给出速度的关系,因此可以赋值。
    【解析】利用赋值法,假定步行的速度为1,则跑步和骑车的速度分别为2、4。若骑车从A地到B地的时间为t,则跑步和步行的时间分别为2t和4t,根据t+4t=2小时=120分钟,得到t=24分钟,则2t=48分钟。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总结:在未知数比较多,不利于直接列式计算的题目中,如果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等,可以赋值整数或者是公倍数,来简化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4 07:50 , Processed in 0.05869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