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回复: 1

2017公职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67)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8-24 1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的文化内涵没有认识,文物保护的理念相对落后。事实上,每项工业遗产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工业遗产更是如同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载体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容器,凝结着社会经济、产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有些工业遗产,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最基本的东西,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
    A.文物保护理念应适应生产力发展
    B.文化研究应以工业遗产为突破口
    C.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D.工业遗产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文物
    2.他们终生面壁苦读,是为了破书,不作书呆子。
    这句话中“破书”的意思是(  )。
    A.把书读残破
    B.打倒书中的观点
    C.质疑权威
    D.吸收书本内容的精髓
    3.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尽管有国家的好政策,使部分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仍有不少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黄土高原上经济落后,文化匮乏,和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
    B.与其等待国家的政策援助,当地政府不如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以摆脱贫困
    C.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当地人民走向富裕的一个主要障碍
    D.解决部分西北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是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
    4.新华社报告称,我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发表声明称,中国西部的全体冰川中约有15%,即约8000平方千米的冰山融化。包含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中国西部的冰川自从1990年之后便处于加速溶解的状态。联合国的气候变动政府委员会(IPCC)在2014年3月发表的报告书中表示,气候变动将威胁到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世界冰川不断缩减
    B.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自19世纪以来一直都处于加速溶解状态
    C.气候变动对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带来极大的威胁
    D.冰川缩减的原因是气候的变动
    5.一个中年人住进医院,左半边身子没有知觉。有个孩子在病房里大声喧哗,被他父亲拧了一下,痛得直叫。病人说:“我真羡慕这孩子啊!”有人问:“羡慕他无忧无虑?”病人摇头。“羡慕他如花的年龄?”病人说:“不是,我羡慕他有那么敏感的疼痛。如果我能感觉到疼痛,那就意味着康复有望了。”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生命拒绝麻木
    B.生命庆幸疼痛
    C.生命中的疼痛
    D.别样的“疼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8-24 14: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这样一个现状,即:人们对工业的文化内涵没有认识。然后通过一系列转折关联词“事实上……更是……甚至……”具体介绍了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所以材料主要讲的就是工业文化遗产诸多的文化价值。故D正确。
    A项外延太大,与材料意思脱离;B项曲解了材料的主要意思,材料的主体是“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而非“文化研究”;C项是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的一个方面。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D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语句理解题。
    这里的破,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句中说“是为了破书,不作书呆子”意思是说我们读书要灵活,不要过于死板,主要是要吸收书本中的精华,后半句不做书呆子其实是对前半句的解释。D项表述符合文意。
    选项A只是“破书”的字面意思,首先排除。“破书”不是说要去质疑书本中的东西,或是打倒书本中的观念,故选项B、C是不正确的。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C
    解析: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根据文段可知黄土高原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不少农民仍未摆脱贫困,因此C项最符合文意。文段中未提及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也没有提到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经济,更没有提到解决温饱问题,A、B、D项均属于无中生有,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文段为分一总结构。首先阐述了中科院关于中国冰川融化的声明,然后列举了IPCC报告书中的观点,意在佐证“气候变动将威胁到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这一论点,同义替换,即为C项。A、D两项属于论据,B项表述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本题选C。
    5.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记叙型标题选择的能力。
    材料讲述的是个小故事,选择道理。根据病人的话可知材料强调生命不能缺少疼痛,B项中的庆幸体现出了这一点,是启发性的道理,所以选B。
    A谈的是拒绝麻木,但是没谈疼痛,主体缺乏针对性,所以A不选;C、D项没有点出疼痛的作用,过于直白、空泛,所以C、D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0:27 , Processed in 0.08756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