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7|回复: 0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三)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8-24 12: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三)
    四、刑事强制措施:
    ㈠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㈡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1.拘传: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依法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询问
    的一种强制措施。
    注:一次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两次拘传之间时间不得低于12小时。
    2.取保候审:
    ⑴取保候审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后不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
    种强制性措施。(注:不能同时适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⑵取保候审的期限:比较长不超过12个月。
    ⑶取保候审的义务:①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②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③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④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⑷违反义务的处理:
    ①视情节轻重没收保证金的全部或一部分。
    ②根据具体情况,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
    ③对不宜再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符合条件的,应当依法予以逮捕。
    3.监视居住:
    ⑴监视居住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
    定的区域,并对其后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⑵监视居住的期限:比较长不超过6个月。
    ⑶监视居住的义务:①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
    ②未经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③在传讯时及时到案。
    ④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⑤不得会没、伪造证据或串供。
    ⑷予以逮捕的情况:
    ①故意实施新的犯罪。
    ②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③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干扰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
    作的。
    ④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擅自离开2次的。
    ⑤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擅自会见2次的。
    ⑥经传讯不到案,遭严重后果的,或2次传讯不到案的。
    4.拘留:
    ⑴拘留的概念:指公安机关、检察院等侦查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
    中,遇有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某些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
    的人生自由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刑事拘留中,被拘留的人羁押在看守所。
    ⑵拘留的适用:
    ①公安机关拘留的法定情形: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及时被发现的。
    b.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其犯罪的。
    c.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d.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
    e.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
    f.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g.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②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决定的拘留:a.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
    b.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
    ⑶拘留的期限:
    ①公安机关对逮捕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3日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
    批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可延
    长至30日。检察院指接到公安 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7日内作出决定。
    即公安机关对普通刑事拘留比较长期限不超过14日;
    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不超过37日。
    ②检察院直接侦查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10以内作出决定,
    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
    5.逮捕:
    ⑴逮捕的概念:
    指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
    审判或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逮捕必须经检察院批准或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⑵逮捕的适用条件:
    ①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②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③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害性。
    ⑶逮捕的变更、撤销或解除的情形:
    ①可以变更或解除:患有严重疾病的;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②应当变更、撤销或解除:
    a.案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的;
    b.法院一审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c.第二审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一审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d.不符合逮捕的适用条件。
    ③应当变更为逮捕:
    a.已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义务,不逮捕可能发生社
    会危险的。
    b.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而未予逮捕的,
    在疾病痊愈 或哺乳期已满时予以逮捕。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6:50 , Processed in 0.06345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