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8|回复: 1

2017公职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52)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31 12: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令人奇怪的是,洛可可风格竟然首先出现于法兰西。路易十四的统治持续时间太长,对老王朝过分虔诚的时代终于结束,雄伟高贵的凡尔赛不再迫使人们参加令人生厌的庆典,从此人们聚集于巴黎各公馆的精美沙龙之中。起初,洛可可是—种新型装饰,是为热爱冒险、异国情调、奇思遐想和大自然的高雅、智慧的社会服务的。这种轻盈、精美的风格最适合于现代公寓,房间不大,但均有珍贵的用途。洛可可进入巴洛克风格出尽风头的国家时,是十分谨慎小心的。 从这段话可以得到的正确推论是(  )。
  A.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流行轻盈、精美的巴洛克式室内装潢风格
    B.洛可可风格首先在法国出现是因为法国人热爱冒险和奇思遐想
    C.现代公寓都是洛可可式的,因而它们房间不大,但均有珍贵的用途
    D.与巴洛克风格相比,洛可可风格并不追求雄伟和高贵
    2.在青年期,我们通过与同伴的来往,表露各自的喜、怒、哀、乐,促进情感交流,使自己能为别人所接受、理解、关心、喜爱,尤其是亲密的交往,使人感到自己有朋友,有可以依恋的人,由此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慰藉,免于内心孤独感、失落感的产生。
    这段话主要描述的是( )。
    A.人际交往对青年心理上的重要作用
    B.人际交往对青年身体上的重要作用
    C.人际交往对青年身心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
    D.人际交往能促进青年的情感交流
    3.根据学术规范,学术著述必须得有注释,而引证和注释也是力求克服主观性,努力追求学术见解的公允性、合理性、可被接受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本身也是正文论证部分所展开的学术对话的附随性表现。但有必要认识的是,引证与注释的规范要求不是独立的,也不仅仅只是一套技术,而是与学术论证的规范要求是一致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学术论著要体现出客观性
    B.学术论著注释要克服主观性
    C.论著注释必须符合学术规范
    D.学术论著正文与注释同等重要
    4.写作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之旅,越是好作品越需要作者沉下心来,慢慢写作。而中国的撰稿人多为靠稿费为生的落魄文科毕业生,或者是赚取零花钱的在校学生。要这群人写出有历史沉淀感的东西,就如同让幼儿园的孩子制定国策一样,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将自己称为“搞文化的”,或者是“做文化的”,甚至是“玩文化的”。殊不知“搞”“做”“玩”折射的正是这个文化群体的“嫖客心态”。对文化的玩世不恭,可见一斑。
    文段主要说的是(   )。
    A.中国撰稿人的现状
    B.中国撰稿人的心态
    C.中国撰稿人的人员构成
    D.中国撰稿人创作中的问题
    5.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奉上那唯一的特权。
    对该句的正确理解是(  )。
    A.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B.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失去思维能力
    C.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自己的特权
    D.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就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7-31 13: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 阅读材料,可知洛可可风格是一种跟巴洛克完全不同的风格。对于洛可可风格的定义是轻盈、精美,而巴洛克的风格则是雄伟高贵,甚至是豪华、浮夸。D项推论符合文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提问“主要描述”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提到我们通过与同伴的来往,可以“使自己能为别人所接受、理解、关心、喜爱”,“由此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慰藉,免于内心孤独感、失落感的产生”。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讲述的是人际交往对于青年心灵上的作用。A项表述最为准确。
    C项为干扰项。C选项说得很全面,但实际上文段并没有提到人际交往对青年身体产生的作用。同理,B选项的表述也不恰当。D项以偏概全,没有提到青年情感交流所产生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C
    解析:本题可用主题排除法,文段的主题是“注释”,而非“学术论著”,排除AD。文段两句话每句都提到了“学术规范”,所以它就是关键词。而且尾句的转折“但有必要认识的是,引证与注释的规范要求不是独立的,也不仅仅只是一套技术,而是与学术论证的规范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强调这点,故选C。
    4.答案:D
    解析: 文段主要说的是中国撰稿人创作中的问题。本题选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材料关键句为“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奉上那唯一的特权”,也就是说,思维作为我们人类重要的品质,不再是人类自己的特权,C项符合题干语意。 A项“无法控制”为过度推理,故不选;B项“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偏离题意,无中生有,故不选;D项“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为过度推理,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0:45 , Processed in 0.07248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