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公务员时政热评:定向降准背后的政策逻辑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7-31 09: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定向降准”范围扩大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与上一次的“定向降准”相比,此次“定向降准”的结构、导向政策更加明确,因而范围也有所扩大。除上一次的专项支持“三农”外,此次将支持的范围扩大至“三农”和小微企业。
    另一个范围上的调整是,有“定向降准”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再限于“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凡是“三农”、小微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均有可能享受“定向降准”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像农行这种专注于“三农”金融服务的银行,以及农信社等机构,未来获得“定向降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不过,对于具体哪些银行能够成为二次“定向降准”的获益者,目前还没有确定名单。按照上一次的进程,在4月16日宣布“定向降准”计划后,央行于4月25日就宣布了最终的“定向降准”方案,时间仅相隔一周。因而,业内人士预计具体的“标准”及名单,也有望在不久后就会出台。
    可以确定的是,政策不是普惠性的,不可能扩大到所有银行。否则“定向”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明确表示,对于虽在县域,但主要信贷都投向大企业、非农领域的银行,是不会享受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央行也将加强对这些信贷投向的监测,加强考核和引导。
    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在首次“定向降准”政策出台后,市场上就不断预期央行的下一次行动会是全面降准。所以在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再次“定向降准”后,有分析师将其解读为政策的“转向”或者“微刺激”。显然,此次政策的初衷与这种预期并不完全相符。至少,在很多人看来,连续两次的“定向降准”更多是属于结构性的政策。
    纪志宏表示,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是“总量稳定、优化结构、疏通‘三农’、小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它的作用是使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的可用资金增加。
    对“三农”和小微的贷款达到一定比例,可以享受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等于是通过加强考核、监测来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到这些领域。这些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低一些,其财务成本、资金可用的量也会加大。这些都是正向的激励措施,激励商业银行往这样的方向去投入。从这个角度上说,“定向降准”主要是疏通了政策的传导渠道。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用调结构的办法,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因而,此次“定向降准”是将“调结构”与“稳增长”的结合,不能将其简单定义为“微刺激”,与上一次的“定向降准”一样,均属于政策的预调微调。同时,连续两个月的“定向降准”政策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
    央行相关人士也表示,会整体考虑“定向降准”对流动性和货币市场的影响。“总体保持流动性的平稳和货币市场的基本稳定,这是总体的原则。”纪志宏说。此外,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比较多,央行会在货币政策工具之间进行搭配组合,以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09:16 , Processed in 0.07376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