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公务员时政热评:“官不聊生”是价值观的扭曲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7-31 0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要求每一个官员都能够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最大限度地服务民众。这些本来就该是不言自明的常识,并不需要特别强调。
    日前,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全体会议上说,我们要重视并纠正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产生的模糊或错误认识。比如,有的觉得现在要求严了,当干部不自在,感叹什么“为官不易”“官不聊生”,进而“为官不为”,当“好好先生”,这几种认识都是十分错误的。
    “官不聊生”之类的说辞并不新鲜。鉴于官员群体特殊的话语权,每每反腐力度加大之时,这样的声音往往能够迅速传递出来,甚至成为一种颇具“迷惑性”的说法,获得不小的认同。强调“官不聊生”,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不符合当下的政治生活实际,是一种混淆视听的错误言论,有必要认真澄清。
    其一,要搞清楚究竟哪些官员“官不聊生”。从目前已经查办的官员腐败案件看,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巨贪”,还是职位并不高的“蚁贪”,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滥用公权力,乃至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日前,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长武长顺被调查,有消息说家中被搜出上亿元现金,查处这样的贪官,不仅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清除害群之马的有益之举。同样,对深圳环保系统9名官职最高为科级的公职人员进行查处,也让人拍手称快。
    让这样的官员“官不聊生”,本来就是法律权威的彰显,是对其过往违法行为的追溯。即便从转变作风讲,对公权力管得严一点,约束紧一些,也十分正常。官员手中掌握着巨大的资源配置权力,若是缺乏制度的硬性约束,听任其为所欲为,又怎么可能提高民众的福祉,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如果说现在严了、紧了,只能说以前松了、散了。
    其二,该如何理解为官的“难”与“易”。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官员本来就应该恪尽职守,服务于公共事务,而不是只为自家谋福利,甚至将公共利益据为己有。“难”就难在公平、公正、尽职、尽责;而“易”也同样“易”在切实守住这些底线,赢得民众的信赖。如果只想着以“官”求“财”,以“官”求“官”,一旦约束收紧,自然会感到“官不聊生”。
    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要求每一个官员都能够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最大限度地服务民众、服务公共利益。这些本来就该是不言自明的常识,并不需要特别强调。如果因为现在的要求严了而“为官不为”,只能说,这些官员的价值观已被扭曲,有必要深刻反思。
    其实,只要想干事、想为民众干事,官员拥有的自由度并非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不易”。目前,国内还有很多地方的民众生计艰难,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长期迟滞,文化教育有待提升。只要愿意去努力,做事的空间十分广阔。怎么可能会无事可做呢?
    说到底,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不能沉浸在“升官发财”之类的错误思想中难以自拔,即如强卫所言,“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摆脱名缰利索的束缚,追求为人民谋福祉的大自由”。有了这样的“大自由”,想必就不会再感到“官不聊生”了。(胡印斌)
     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6 16:49 , Processed in 0.05814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