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回复: 0

省考言语理解表达: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言语活动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言语理解与表达反映了一个人运用语言
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言语的理解实质上就是在言语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建立语义的过
程,而言语的表达是基于言语理解之上的更高能力的体现,故可以通过测试言语的理解与表达来考查
应试者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语言文字信息进行交流、沟通以及完成工作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职业能力测验将言语理解与表达当作一个重要考查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考査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在理解与表达方面的结合能力。本
测验不涉及古代汉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不考查应试者对口头言语能力的理解和运用。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在言语理解的正确性与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等方面的能力。作为一种职业能力测验,与语言学的专业测验的要求不同。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言语
理解与表达是考査语言知识正确迁移的能力,对语言规范运用的敏感性,即对语言信息的准确理解、
筛选、概括、阐述、评价的能力。另外,语言运用的速率,文字的知觉速度也是考查目标之一,因此语言素养和做题的速度是得分的关键。
    考点解读
    从近几年录用考试命题来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试题题型不断增多,但当中仍有大量考题是
直接针对字词和语句来命题的。这也就是说,目前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虽然命题角度更加灵活,阅读量
增加,难度也有所增强,但万变不离其宗,即考查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的结合能力。 从近几年的命题试卷来看,常考的是以下几种题型:
    1.词语替换
    这种题型是先给出一个句子,其中有一个词语底下被画上了横线,要求你从题后所给的四个选项
中选出一个,替换句中画线的部分,并尽量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2.选词填空
    这种题型是先给出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 一个词填入句中空格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
    3.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主要考查应试者言语表达的准确性。语句表达题型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从所给
出的四句话中选出有或没有语病的一句,多数情况下是要求你从四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第二 种形式是从所给出的四句话中选出有或没有歧义的一句。
    4.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是对应试者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对词、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
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众多干扰因素中辨明句 意、筛选信息。
    5.短文阅读
    短文阅读是言语理解板块的综合题型。考试形式为500~600字的综合短文。简而言之,短文阅
读是把上述所有的题型以短文为载体考查应试者言语的综合能力应用。
    备考策略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旨在以语文为工具,测试应试者的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该测验具有
速度和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所以做好知识的储备非常重要。应试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首先是考查应试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应试
者较为准确地理解语言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有意识地做一些阅读训练,明确阅读的目的,了解阅读材
料中对有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在阅读时应培养对新的知识信息的自觉的敏锐感,对材料的观点和态
度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学会从已读的部分预知下面要讲的内容;辨别文章中哪些是作者的论点,哪些 是事实和论据。
    2.广泛阅读
    由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因此这一测试既是对应试者语言文字水平的考查,
同时也是对应试者知识面及知识结构的考査。所以应试者在平时应广泛阅读,特别是要涉及一些自己比
较生疏的领域,如某些科技知识等。如果应试者对背景内容比较熟悉,对题目的理解就会比较透彻,做
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广泛阅读,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既有助于增加语感,又有助于提高做题的速度。
    3.紧扣材料做题
    很多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题的答案不一定能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直接看出,需要应试者在总体
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推导出答案。做这样的题目应该注意:推理的根据必须来自上下文,切忌以自己的
观点代替材料的观点,不能因为追求答题速度而简单地凭经验和印象做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09:55 , Processed in 0.05932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