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内蒙古公务员行测言语细节理解中的“细节”知多少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1: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在做言语题时总会发现其中有些题型很浪费大家在考试中的时间,那就是片段阅读当中的细节理解和语句表达中的语句排序,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在细节理解题中节省时间。
    其实接触过这种题型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这种题型就类似于大家以前常玩的游戏“大家来找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是将原图和要找的图一一对比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所以在做细节理解题时候的基本思路也是如此,选项和原文一一对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准确率,而且可以通过选项的表述迅速定位原文,节省做题时间。
    实际上,命题人在命题时为了保证所处题目的科学性在命题时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那我们找的规律是根据历年来各地的真题总结出来的,其主要针对的是选项和文意不一致所具有的特点。
    第一,无中生有,选项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文中并没有出现的,或者会出现一些文中的相关概念所组成的句意在文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第二,主要会偷换一些要素,而在细节理解题中偷换的要素主要有:偷换时态、偷换概念、偷换语气、偷换数量、偷换逻辑等。
    1.偷换时态,其实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时态并不想初高中学习的“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过去完成时”……那么复杂,只是时空上的一种不可逆性,也就是只包括过去、现在、将来,我们要掌握的是表示过去的一些关键词,比如“曾经、已经、了……”,表示现在的关键词,“正在、在……中、了……”,表示将来的关键词,“即将、将要、趋势”,任何时态上的越级我们都称之为“偷换要素”中的“偷换时态”,也就是选项中出现类似表示的时候,学生们都要提高警惕了,命题人有可能在这里设置陷阱。
    2.偷换概念,其实偷换概念的形式一般主要是有三种:扩大范围、缩小范围、直接偷换。比如原文:北京近些年的绿化情况好转。A:北京近些年的环保情况好转(扩大概念);B:北京近些年的植树情况好转(缩小概念);C:北京近些年的旅游情况好转(直接偷换)。
    3.偷换语气,出现的很多情况是确定性语气和不确定性语气互相偷换。
    4.偷换数量,数量上的偷换除了“打不部分”偷换为“全部”之外,还见过将“一成”偷换为“1%”,同学们在这里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5.偷换逻辑,除了各种关联词引导的逻辑互相偷换外,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以及条件的偷换。
    其实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在做题时不用在乎到底是偷换概念还是偷换逻辑,我们只要掌握好容易出现题点的特征就好,会帮助我们快速的找到正确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5 06:46 , Processed in 0.07679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