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精选题三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1: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各位备考2012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可参考本站发布的言语理解备考练习。
    249.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 )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所以 而 倘
    B.于是 非 虽
    C.故 固 惟
    D.兹 乃 然
    250.这是一起因( )引发的( ),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到乡长蒋友军的(
),看到基层部门的权力失范。相信随着相关部门的彻查,这起引得哗然的事件,会有一个比较妥善的结局。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权力 惨剧 行为与内涵
    B.权力 餐具 凶险与毒辣
    C.杯具 悲剧 傲慢与偏见
    D.悲剧 杯具 蛮横与无理
    251.只要方向正确,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得到( )和支持。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尊重
    B.肯定
    C.表彰
    D.重视
    252.据中国银行某分行的统计,( )今年4月底,该银行的个人外币存款余额已超过了2000万美元。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讫止
    B.积至
    C.截止
    D.截至
    253.他并不富裕,但还( )和照顾比他自己更穷的亲戚。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周济
    B.救济
    C.周恤
    D.赞助
    参考答案及解析:
    249.答案:C【解析】:原文出自《后出师表》。由于是古文,所以看见第一个空,就应该排除掉“所以”“于是”这种现代词汇;故,古文里意思是所以;兹,古文里意思是现今;所以选C
    250.答案:C【解析】:明显地,BD项删除;乡长蒋友军后面的空应该是傲慢与偏见,而内涵用在这里不合适。(该题源自人民网的文章《茶杯门事件的三大疑团》。
    251.答案:B【解析】:空中的词应该与后面的“支持”意思一致,故而选B
    252.答案:D【解析】:AB无疑问,排除;干扰项为C,C项如果想使用,应该放在句子后面,如“到今年4月底截止”
    253.答案:A【解析】:B项多用于国家行为;C项有抚恤的意思,多指为烈属等人发放物资;D项表支持协助,用在这里不合适。
    254.甜菜的上部叶片垂直生长,叶簇呈漏斗形,这种生长方式所形成的叶面空间的配制结构,极有力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体的光合效率。而车前草的叶片是轮生的,叶片夹角为137.5度,这正是圆的黄金分割的弦角,叶片按照这个角度生长,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梨树随着树干长高,叶片沿对数螺旋上升,每个叶片都不会遮蔽下面的叶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光照吸收率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B.暗合数学规律的叶片结构对植物生长有利
    C.不同的生长环境造成了植物叶片生长的差异 D.对光照的吸收影响叶片的生长角度
    255.在美国,学术界、工商界
、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进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对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 B. 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
    C. 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饮的根本原因 D. 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256.信息时代里的企业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组织如骨骼,资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经。信息流就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顾客需求是刺激源。在统一的数字神经系统下,从决策到管理者再到执行者,从人到机器,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顺畅,整个企业就能用一个大脑思考。这颗数字大脑不仅要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还有在对这类信息资源的筛选和分析汇中不断寻找新的机遇,拓展进步的空间,打造时刻贴近顾客需求的无缝隙的服务品牌。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打造知名品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B.应高度重视企业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
    C.如何对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 D.信息系统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57.诗人从生活和大自然捕捉灵感,将语言剪裁成诗;知音的理解和回响,可以使诗的意象和隐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现出来,天地一沙鸥,海上生明月,悠然见南山,经由后人的吟诵品味,其意象更为深化:巴山夜雨,易水悲歌,汉关秦月,江山风光人物诗文相互烘托,转化为跨时空的文化符号,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影响一代代人的精神面貌。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诗 知音 意象 B. 自然 灵感 文化 C. 生活 感情 品味 D. 文学 符号 精神
    258.一位大师想选择衣钵传人,便吩咐徒弟外出捡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
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不是很漂亮的树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
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回,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完美的。” 最后,大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如此,就得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短处;接纳他人的优点,也接纳他人的缺点。
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以上文字准确的概括是( )
    A、衣钵传人
    B、完美与完整
    C、要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每一个人
    D、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
    参考答案及解析:
    254.B.【解析】A偷换概念,叶片而非植物,C概念扩大,光照而非生长环境。
    255.B.【解析】主要原因不等于根本原因,所以不选C.
    256.D.【解析】信息为高频词,排除B。
    257.A.【解析】此题为新题型。
    258.C.【解析】文段虽然提到了“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但其最终要引出的是“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的观点。因为,只有接纳自己和别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这是文字的主旨
    259.如果社会上有深厚的道德( ),如果政治家有良好的理想( )和道德(
),则程序民主将有可能转化为实质民主。相反,如果从选民到政治家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则程序民主一定会被强势集团利用,进一步促进社会的( )。
    依次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氛围 抱负 修养 安定团结
    B.情怀 愿望 准则 两极分化
    C.底蕴 思维 素养 安定团结
    D.资源 情怀 操守 两极分化
    260.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加快医药卫生事业( ),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依次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发展 改革 素质 需求
    B.改革 发展 需求 素质
    C.需求 发展 改革 素质
    D.发展 需求 素质 改革
    26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对括号内的词可用下面哪一个词语代替
    A.坚持不懈
    B.毫不动摇
    C.不折不扣
    D.不屈不挠
    262.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___申请了专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垄断 抢先
    B.操纵 独立
    C.控制 自发
    D.专营 及时
    263.克朗凯特( )、从容优雅的主持风格,让众多电视观众称他为“克朗凯特大叔”。他的表情、声音、(
)等,在美国那个动荡的时代,为民众带来了内心的踏实和安慰,尤其是每次节目结束时,他那句标志性的结束语“事实就是这样”(and that’s the way it
is),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语录”。
    依次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朴实平淡 顿挫
    B.雍容华贵 谈吐
    C.慷慨激昂 举止
    D.实事求是 判断
    参考答案及解析:
    259.参考答案:D
    解析:首先,AC两项的最后一个空与原文意思相悖,故排除;B项错在第一个空,社会做为一个客体,是不具备主观意识的,故而不能用“情怀”这种词来形容。
    260.参考答案:B
    【解析】深化后接改革,加快后接发展,适应后接需求(需要),提高后接素质(素养),这是文章里的惯用套话,没有理解的童鞋需要加强。
    261.参考答案:B
    【解析】坚持不懈是指坚持住不能懈怠;不折不扣只是照做就可以了;不屈不挠是指失败多次还继续来过。这三个词都没有括号内的全部意思(一动不动、完全照搬),只有B项才能准确地表示出这个意思。
    262.参考答案:A
    【解析】拥有专利便意味着拥有的基因产业的领先优势,领先优势带来的是垄断,不能操纵或控制整个市场,也远不能做到专营。
    263.参考答案:A
    【解析】B项雍容华贵是形容女性的,不是形容“大叔”的;C项慷慨激昂和从容优雅自相矛盾,同时用来形容一个人不合适(人怎能既慷慨激昂又从容优雅呢);D项实事求是表示的是一种对待新闻的态度,而并不是一种主持风格。
    264、写作的_______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与高度个性化的表现,是一个作家创作_____的标志。
    A.主题 特色 B.文体 显著 C.手法 造诣 D.风格 成熟
    265、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人们
利用语言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________,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A.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
    B.组织社会的生产,互相了解,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
    C.协调共同的活动,以便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
    D.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
    266、道德和法律都是公认的社会_____,但又有着截然不同的_____范围。如果不能区分二者之间的边界,简单地把道德和法律问题混为一谈,眉毛胡子一把抓,当然只会得出令人_____的结论。
    A准则 规范 无所适从
    B准绳 标准 不知所措
    C标准 规定 择善而从
    D藩篱 规则 莫衷一是
    267、说到“养老”,很多人都有话说。社会学家会用专业统计数据和分析,来佐证银发浪潮席卷中国的最新表征和未来趋势;政府部门更会一脸肃穆地告诉你,当前养老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虽已尽力扩展社会保障半径,但是力有不逮之处,还是不容否认的;你若问华发满鬓的年迈双亲,没准他们还会反过来安慰你:“没事儿,都会好的,没有过不去的坎”;而当初在舆论湖面倒影出“垮掉的一代”的80后们,不觉也已至而立之年,个别或已有古稀之年的父母需要赡养。但摸摸口袋,问问房贷,那股无助之感绝望之情,更是不足为外人道。本文意在说明:
    A 当前养老形式不容乐观
    B 养老应该全社会共同关注
    C 养老应该多元化
    D 养老问题已成社会沉重负担
    268、正如权威人士所言,中国未来的工业革命是在新能源领导下的能源革命,而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纵观全球,包括新能源在内的绿色新兴产业经济,不仅仅成为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瞄准未来的经济主引擎,也是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在这一新变革中,我们应主动顺势而为,避免陷入他人所构筑的“绿色壁垒”。这段话意在说明:
    A能源命题的破解上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B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
    C中国未来必须加快破解能源命题的进度
    D能源变革应有战略眼光
    参考答案及解析:
    264、参考答案:D
    【解析】这道题比较简单,从题干中个性化这个词可以得知,第一个空选风格比较合适,只有风格才是独有的,而主题、文体、手法都是写作的既有固定模式,体现不出个性。
    265、参考答案:D
    【解析】从交流思想我们可以轻松的选择D,交流思想就是为了相互了解。
    266、参考答案:A
    【解析】此题解题关键看最后一个空,B不知所措显然不能和结论想搭配,C
择善而从和无所适从是一对反义词,答案只能在AC中,显然根据文意,得出的是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的结论所以选A,D莫衷一是指的的是没有一致的看法,所以D不对。
    267、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意在说明题答案需要引申,言外之意!A只是文中的一个阐述,从第一句话就可得知。B谈不上社会的共同关注,文中关注的的是养老形式的问题。D这个属于事实正确答案错误的选项,公考中经常会出这样的选项迷惑,看着非常对,也是事实,但是这和原文并无直接关联,原文关注的想阐述的就是养老形式的多元化问题。
    268、参考答案:D
    【解析】又是意在说明题,B首先排除,B是原文阐述。AC是无中生有,从此文找不到此选项的方向。
    26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指导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其中,邓小平理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的(
)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对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 )总结。
    A. 创造性 开拓性 B.深刻性 科学性
    C.全面性 实践性 D. 先进性 时代性
    270.一些法学学者缺乏对(
)在技术层面展开的研究,只是从表面上对儒家传统治理方式的批判,喜欢大的宏观理论而厌倦所谓的雕虫小技,这是对法律人集体经验和智慧的( )。
    A.法制 漠视 B.法制 敌视
    C.法治 漠视 D.法治 敌视
    271.西南某高校校长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为预防研究生学位论坛抄袭,学校下一步将考虑(
)“反剽窃”软件。据悉,该校已经在网上发布软件研制招标广告公告和相关( )。
    A.起用 启事 B.起用 启示
    C.启用 启事 D.启用 启示
    272.生存固然需要消费,并以消费为前提和基础,但人生在世,非以消费为目的,为根本,活着并不是为了消费和占有,消费主义将消费的工具合理性和生存的目的性关系截然颠倒,将消费为目的,而将生存降格为手段,从而遮蔽了人的存在的价值关照,造成了人为消费存在的意义维度的缺失,这实在是可悲的。
    这段话可以看出:
    A.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和占有。
    B.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颠倒了消费和生存的根本关系。
    C.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工具的合理性。
    D.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73.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都是由人创造的并未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二者共同的出发点和共同的归宿。正因为科学思想和哲学的主体都永远是人。因而二者都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从它们诞生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和为了,都既散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都是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科学思想与哲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这段话力求表明的观点是:
    A.科学思想和哲学都是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
    B.科学思想与哲学的主体都永远是人。
    C.科学思想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是有主体的同一性决定的。
    D.科学思想与哲学都是由人创造的并为人服务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269.A【解析】题眼在第二个空处,“三个代表”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续推进,故此处应填创造性解读,又因为各选项之间没有重复词,所以本题选A。
    270.C
    271.C【解析】“起用”与“启用”:
“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一代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如“新船闸启用”。“启事”和“启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得较频繁但又容易混淆的两个词。遗失了东西,写一张“寻物启事”某单位要招工,贴一份“招聘启事”。
    272.B【解析】从转折词“但”后的内容可以看出,B项是正确答案。
    273.C【解析】从“因而”可知,正确答案为C。
    274.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们都在试图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钱穆、钱钟书和陈寅恪的著作和传记成了畅销书,《顾准问集》、《顾准日记》______于市场,这个中国“市场经济第一人”,坚持学术自由的孤独者形象_____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的期许,《傅雷家书》长达二十余年的畅销,成为了_____的“三字经”,浪漫骑士王小波横空出世,给这个日益保守的社会打开了一个叛逆的缺口。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充斥 符合 金玉良言 B.风靡 印证 字字珠玑
    C.风行 满足 老少咸宜 D.充塞 引发 家喻户晓
    275.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通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的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巨大的水城,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大量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家需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力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276.理学重道德的修养固然不错,其对于中国社会日后发展贡献,也不容忽视,但不能都认,理学所倡导的偏重道轻视事功的倾向,还有他那过分的内省自律,正好为专制帝王起到了为渊驱鱼的效果。读书人的大丈夫气概日渐消亡,英雄豪杰只有在草莽中孕育,从梁山伯里诞生。宋、明两次亡于外族,无疑与宋代以来主流思想的自宫与内敛不无干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理学特有的价值取向遵循了古代统治者的统治需求
    B.理学所倡导的精神导致古代读书人中很少出现英雄豪杰
    C.读书人大丈夫气概的缺失和理学自身的特点有关
    D.宋明两次亡于外族,理学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77.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主观认识的问题,也是一个客观的可选择性问题,不仅是一个静态的问题,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认知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媒体、舆论构建一个基本的社会认同,从客观的角度看,社会体制应该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中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即使当人们在这个时空结构中暂时满足,难以达成公平正义时,理想的社会体制也应该可以给他创造条件,让他看到希望,能在后续的某个时空结构中享受公共产品的阳光。
    这段文字意在阐述( )
    A.公平正义的本质属性
    B.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C.公平正义是可以被建构的
    D.公平正义实现的重要途径
    278.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样的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老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知”中“知”的意思
    B.文章主旨在于评论徐文长的“怪”
    C.在“他知”中,徐文长的字排第一
    D.“自知”与“他知”不同,并不奇怪
    参考答案及解析:
    274.C。【解析】文段中提到“三字经”,所以“老少咸宜”更加符合语境及题意。由此可知C 项符合题意。
    275.D。【解析】根据文段中“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以及“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可知所有权的合法化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76.A。【解析】文中的关键句为“理学所倡导的偏重道德轻视事功的倾向,还有它那过分的内省自律,正好为专制帝王起到了为渊驱鱼的效果”,意在表明理学“偏重道德轻视事功”与帝王专制的关系,后文进一步举例说明,A
项符合题意。
    277.B。【解析】文段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进行了阐述,即“通过媒体、舆论构建一个基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体制应该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中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B
项符合题意
    278.D。【解析】文中提到“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样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意在表明“自知”与“他知”自古就有不同,不足为奇,D项符合题意。
    279.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 学习 B.臻于佳境 复制
    C.如鱼得水 把握 D.游刃有余 控制
    280.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________的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名不虚传 B.自然而然 货真价实
    C.兢兢业业 巧夺天工 D.无师自通 名副其实
    281.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蛛丝马迹 B.还原 一鳞半瓜
    C.展现 闲言细语 D.呈现 只言片语
    282.“春雨断桥( )不渡,小舟撑出绿阴来。”
    上句在横线处选填最恰当的字是( )。
    A、愁 B、恰 C、叹 D、人
    283.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他们将更使人(
),更使人( ),更使人( )及( )关于生活的事吧。
    A、凝视,深思,遐想,希翼 B、凝望,沉思,遐想,期翼
    C、凝望,深思,怀想,期翼 D、凝视,沉思,怀想,希翼
    284.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普遍加大了探索多种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但观察之下,这些探索需要做到经常化、( )、( ),特别是( )。
    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合适的一组是:
    A.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
    B.制度化 规范化 科学化
    C.规范化 科学化 规范化
    D.科学化 制度化 规范化
    285.民生问题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
),由一件件直接关系着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小事”组成。解决民生问题,除了需要切实增加投入、转变观念,还需有关部门能够真正饱含(
),“把群众的需要当第一信号”,并配合以合理的制度设计。
    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合适的一组是:
    A.错综复杂 人文关怀
    B.鸡毛蒜皮 博大胸怀
    C.千头万绪 人文关怀
    D.零零碎碎 博大胸怀
    286.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座座商厦,矗立在中街,鳞次栉比,彰显出中心商业圈的雍容
    B.我们曾有幸得见这位书法大师的作品,真的是磅礴大气、飞鸟惊蛇
    C.我适合搞技术,你适合搞外联,咱俩真是南船北马啊
    D.在这个七月流火的季节里,我们的学子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考后长假
    287.炒得沸沸扬扬的“张在元事件”,不仅把武汉大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也使病危中的张在元教授成了公众关注焦点。连日来,媒体评论如潮,网民跟帖无数。人们同情着张教授的遭遇,更质疑着武大的(
)。
    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合适的一词是:
    A.无情
    B.虚伪
    C.贪婪
    D.狡诈
    288.上海再次降低了廉租房的准入门槛,将人均月收入、家庭财产这两项指标分别从800元、9万元放宽至960元(含)和12万元(含)。按照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应保尽保”的目标,这一放宽无疑是给自己加码;对部分原本高不成(经济适用住房买不起)低不就(廉租房不够资格)的“夹心层”家庭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对于解决廉租房体系中一直存在的廉租对象覆盖面过窄这一突出问题,无疑也是一个进步,但对正在着力逐步完善的廉租住房保障体系来说,还需要做得更多,这仅仅是开始。
    上段文章所主要讲述的是:
    A.上海市对廉租房保障提出“应保尽保”的目标
    B.廉租房申购降低门槛
    C.完善廉租房保障体系任重道远
    D.廉租房建设准入降低门槛
    参考答案及解析:
    284.答案:B
    解析:最近倡导的是科学发展观,所以但凡要特别强调的,必然是“科学化”
    285.答案:C
    解析:民生问题确实琐碎,但是也不能用带有不满的感情色彩的“鸡毛蒜皮”和“零零碎碎”,“错综复杂”多是修饰形势,只有“千头万绪”是形容具体工作的复杂琐碎;后一个空明显要填“人文关怀”,常听新闻的人都应该知道。
    286.答案:D
    解析:七月流火,火: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287.答案:A
    解析:武大和张教授解除合同,只是个“不合情”的“合法”行为而已,所以只能用“无情”来形容,谈不上虚伪、贪婪、以及狡诈。
    288.答案:B
    解析:A项只是从中间摘了一句话;C项只是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不是全文所述;D项没有理清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文章讲的是廉租房的购买而不是建设。
    289.张恨水《春明外史》里的杨杏园是________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个轻度的精神分裂者,他白天的身份是_________
于北京大街小巷的现代记者,晚上则是安居租赁而来的小四合院的古典诗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踌躇 游走 B.彷徨 奔走 C.犹疑 奔跑 D.徘徊 穿梭
    29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_______ 李白的自述和有关史料,认定李白的确是出生在中亚细亚的碎叶城。
    ②由于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_______ 加快了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物资交流速度。
    ③这样做_______稳妥,但是太费事,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根据 进而 自然 B.根据 从而 固然
    C.按照 进而 固然 D.按照 从而 自然
    29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中央、教育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_______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消息_______发布,全国各地大学生反响强烈。
    ②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_________,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③第二轮北京六方会谈虽然未能使美朝之间的分歧有明显减少,_________确定了6月底前举行第三轮会谈,_______
决定成立工作组,六方会谈的解决机制得以确认。
    A.起动 一经 扶植 但 还 B.启动 一旦 扶持 但 并
    C.起动 一旦 扶植 并 还 D.启动 一经 扶持 但 并
    29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___,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
    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___,亟需加以规范。
    ③朋友是一把伞,___不能遏制狂风恶浪,___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疏离 权限 虽然/但 B.疏离 权利 即使/可
    C.疏远 权利 虽然/但 D.疏远 权限 即使/可
    293.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阿富汗在历史上_____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____之中。塔利班政权倒台之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___乃至___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A.承受 格局 协同 凝结 B.备受 局势 协同 凝结
    C.备受 格局 协调 凝聚 D.承受 局势 协调 凝聚
    参考答案及解析:
    289.D【解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踌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由于不决。题干体现的是在传统与现在之间的来回变化,因此只有徘徊具有在某个范围内变化的意思,因此选D项。
    290.B【解析】根据: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按照:提出某种行动标准。原句上下文是一种推论关系,宜用“根据”。进而:进一步;从而:上文是原因,下文是结果。自然:理所当然;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
    291.D【解析】
起动:侧重在实施;启动:侧重开始实施。一经:表示只要采取某种措施,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多表已然;一旦,表示忽然有一天或假如有一天,侧重在将然。
扶持:侧重于帮助、支持;扶植:侧重于培植。
    292.A 【解析】 “疏离”比”疏远“程度更甚,与后面的“孤单“相照应。“权限”指职权范围;“权利”指公民
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根据语境和搭配,应选“权限”。 “虽然”表示转折;“即
使”表示假设让步,根据语境,应为转折关系,且“即使”一般不与“可”搭配。
    293.C 【解析】承受:接受、经受;
备受:经受得多,比“承受”的程度深,这里应选“备受”;格局:结构和格式,一般表现具体事物;局势:(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这里应选“格局”;协同:各方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件事;协调:配合得适当,这里应选“协调”。凝结:物质由分散成为整体;凝聚:气体转化为液体。意思可指“合拢到一块”,这里选“凝聚”合适一些。
    29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②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 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然趋之若骛。
    ③与会的很多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 轻率。
    A. 从而不管失之B. 进而尽管有失
    C. 进而尽管失之D. 从而不管有失
    29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无论是奥斯卡还是格莱美,还是金球奖,它们在奖项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上,_____着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艺术准则.
    ②省消委决定成立消费维权专家库,并于昨日向全省公开_____法律、通信、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专家。
    ③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 不能有力地迅速完成。
    ④识别干部不仅要看一时一事,_____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A.固守 招聘 或者 而且 B.遵守 招募 而且 甚至
    C.固守 招收 并且 同时 D.恪守 招募 或者 甚至
    29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古典诗词的艺术美感是光彩照人、美不胜收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还是不可_____和无法复制的。
    ②亚洲金融危机烙下的累累伤痕催人______,发人深思。
    ③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扁舟轻驶,务必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则______无以进。
    A.超脱 警醒 徘徊              B.超越 警醒 徘徊
    C.超脱 惊醒 徜徉              D.超越 惊醒 徜徉
    29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着名中医专家特诊部______的大夫,都可以称得上“专家”。
    ②教师节前夕,他搁下生意,______拜访读高中时的老师。
    ③千百年来,九寨沟的景物一直_______在荒野蔓草之中。
    A.就诊 专诚 埋没B.应诊 专诚 埋没
    C.就诊 专程 湮没 D.应诊 专程 湮没
    29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种种_______,使得民族纠纷不断。
    ②苏州河就像大病初愈的老人,需要精心___,千万不能把各种额外的负担加到他的身上。
    ③东方木材厂的这场火灾,是该厂领导思想_______,忽视安全生产造成的,各厂一定要引以为戒。
    ④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体系_______,法治体系不健全、政府保护、体制惰性等弱点对中国入世后融入国际经济构成不小的阻力。
    A.隔阂 看护 麻痹 脆弱B.隔膜 看护 麻木 脆弱
    C.隔阂 保护 麻痹 软弱D.隔膜 保护 麻木 软弱
    参考答案及解析:
    294.
C【解析】进而:继续往前,进一步;从而:连词,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表结果、目的等。尽管:连词,前句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不管:连词,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等副词与它呼应。“失之”与贬义词相关;“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295.D
【解析】“恪守”有遵守之意,但比“遵守”意重,“固守”多用于对具体的事物的守卫;“招收”多指用考试或其他方式接收学员、学徒、工作人员,“招募”意为募集人员,有聚集之意,“招聘”指用公告的方式聘请;“甚至”除了有进一层的意思外,还有突出某一件事的意味,“而且”“并且”都只有进一层的意思。
    296.B【解析】超越:超出,越过;“超脱”与句意不合。警醒:指警戒醒悟;惊醒:指受惊动而醒来,与文意无涉。徘徊: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倘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据句意宜使用前者。
    297.D【解析】就诊:就医,指病人到医生那里请他诊疗;应诊:指医生接受病人给予治疗;专诚:指特地,表示非顺便,特指心意诚恳;专程:指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埋没:指挖开土安设并埋好;湮没:埋没,书面语
    298.A
【解析】“隔膜”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或不通晓,外行;“隔阂”指情意不通,多指民族间的;“看护”照看保护;“麻痹”失去警惕性;“麻木”指发麻的感觉。“软弱”指人,不用于体系
    299.城市标语,应以最言简意赅、最精当准确、最具感染力和理解力的语言表述,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换言之,简洁、精辟、概括、深刻,这应是拟定一则城市标语在语言表述上最基本的特质和要求。而反观我国部分城市拟定的城市标语,却失之于冗赘、牵强,它们或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藻饰,或在特色定位上过于罗致,或在品质挖掘上过于牵强,从而给人以刻意、盲目甚或浮躁不实之感。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A、城市标语应凸现城市特色
    B、含糊空洞,难以体现城市风貌
    C、攀移附会,自我淡化城市个性
    D、牵强冗赘,盲目罗致城市特色
    300.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的太滥,也是如此。
    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
    A.像走熟路那样联想
    B.误用联想意义
    C.用字太俗滥
    D.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5 14:49 , Processed in 0.08237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