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回复: 0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表达:行测片段阅读分析(2)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如果你不理解多样性,那么你就不理解和谐。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体现,那就是中餐。中国字“和”源于音乐,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和谐社会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理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的体现
    1.【答案】B。解析:材料起首点题,然后娓娓道来,从中华传统饮食到古典音乐,紧扣“和谐”,说明“多样性”对于“和谐”的必要性。
    2、“黑马”一词其实是从英语舶来的,原指体育界一鸣惊人的后起之秀,后指实力难测的竞争或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人,无贬义或政治含义。首先在英语中使用黑马的人是英国前首相狄斯雷利,他在一本小说中这样描述赛马的场面“两匹公认拔尖的赛马竟然落后了,一匹“黑马”以压倒性的优势飞奔,看台上的观众惊呼:“黑马!黑马!”从此,“黑马”一次成了一个有特殊定义的名词。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论证“黑马”词义的起源
    B.阐释“黑马”一词的内涵
    C.分析“黑马”词义的演变
    D.介绍“黑马”的感情色彩
    2.
【答案】A。解析:材料起首一句,“‘黑马’一词其实是从英语舶来的”,引入正题,开始对“黑马”的词源进行说明。中间一句“原指…后指…”阐明了“黑马”的词义演变,为下面对词源的进一步说明做铺垫。最后,承接上面,以一个小故事引出“黑马”一词的真正源头。
    3、中国的沙漠为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卞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科学家相信,假如生命能够在地球上这种极端的环境中生存,那么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外星球上发现生物,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生命环境为外星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B.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作生物研究
    C.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
    D.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征
    3.
【答案】C。解析:材料起首一句点题。然后进一步展开,从南极洲谈到阿塔卞马沙漠,突出了中国沙漠的“极端”特征,点明了中国沙漠在生命研究中的特殊意义。
    4、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了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符。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中国古代阴历年中闰月设定的规律与作用
    B 中国古代的历法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D中国古人如何解决调和阴阳历差异的问题
    4.
【答案】D。解析:材料以阴阳历差异问题始,一句“怎么办呢?”,语气强烈,突出问题的棘手,然后阐明中国古人对此的解决方法,“巧妙”一词更是显出中国古人在此问题上的智慧。最后通过与西方的对比,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
    5、湿地指的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998年那次长江大洪水使人们终于意识到湿地(尤其是和长江相通的许许多多湖泊和沼泽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是许多湖泊因为围湖造田的需要而被人为的隔离了,只留下一个很少开启的水闸和长江相通。于是,这些自然形成的水网被拦腰斩断,遭到洪水便无能为力了。
    这段文字说明:
    A.围湖造田是一项弊大于利的多无行为
    B.占用湿地是造成长江洪水的重要因素
    C.人类应该反省自身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D.应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5.
【答案】D。解析:材料开头介绍湿地的功能,然后笔锋一转,以长江大洪水为切入点,指出人们的种种不利于发挥湿地在抵御洪水方面的作用的错误做法,说明人们以前对湿地认识不足,应该进一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6.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6.
【答案】C。解析:材料欲抑先扬,开头介绍“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它的重要性,紧接一个“但”字,说明“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概括起来,就是新形势下亟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7.能源价格高并非全是坏事,因为价格杠杆自会调节石油的流向,确保人类以剩下的石油找到更好的新能源,而不是全用到几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使夏天变凉爽的能源需求上。实际上,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那些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地方,多是机制本身有问题的地方,改进机制,才能使价格杠杆更有效。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改革体制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的前提
    B能源的无谓浪费问题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C提高能源价格有利于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
    D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
    7.
【答案】D。解析:材料以能源价格高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益为切入点,通过“实际上”一词作转折,把话题落到了“价格杠杆”对能源利用的好处上,说明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
    8.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如果一项商业设计不能让人联想到产品并对之产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创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说到底,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我们不想被一个美轮美奂的作品吸引,结果却看不出它与所代言的商品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独特的创意并非成就商业设计的绝对要素
    B对于设计来说,吸引顾客应该是第一位的
    C成功的设计必须能够艺术地展现产品特质
    D商业设计应尽量强调广告与产品的关联性
    8.
【答案】C。解析:材料起首一句“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点题,选择C。选项D是干扰项,“尽量强调”一词与“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相冲突,选项D错误。
    9.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使得对中国银行业投入巨资的西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仍是投资,没有盈利。不过,外资银行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并没有失掉信心。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而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这对外资银行是极具吸引力的。
    这段文字中的“硬币”指代的是:
    A中国银行业
    B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C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D中国居民的经济状况
    9.
【答案】B。解析:“硬币”指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它的一面是“中国消费者没有透支习惯”,这面决定了对中国银行业投入巨资的西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仍是投资,没有盈利;另一面是“中国居民负债率很低”,这面决定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潜力。
    10.“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其中也许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革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之所以是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情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段文字着重抒发怎样的感想?
    A争于实现目标,必然付出代价
    B淹没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
    C人们只重目的,忽略了过程的享受
    D时间可能转化为钱,却无法转化为美
    10.
【答案】B。解析:“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够,滋味却没有了”,这句话点出了“枯燥无味”。“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句话亮明了作者的态度。
    片段阅读的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结构型”一种是“非结构型”。“结构型”此类片段的取材以议论为主。在片段阅读中,这种类型的片段占绝大多数。对于这种题目,分析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文段的主旨句子一般会出现在开头或者结尾。此类文段只要抓住文章的主旨句子就不难解题了。
“非结构型”此类片段的取材以叙事说明为主。这种类型的拍那段在考试中只占少数。对于这种题目,要注意从现象深入本质,要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对相关能力的训练,要加强真题的训练,注重自己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在阅读时要注意思考找出一篇文章的主题句,注意主题句出现的位置,重点词语语意的把握。平时在练习时,不要以做完题为目的,而是要仔细思考命题人的出题思路,选项设置等,这个过程是非常关键的过程,真题的真正作用就在此刻显现。此外,大量阅读也是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找些文章读对提高考试成绩也会很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5 06:46 , Processed in 0.05968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