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回复: 0

2016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模块练习题含详解(7)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有了计划,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_______;才能预见困难,及早_______,避免失误。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利 防止 B.力 防范 C.利 防范 D.力 防止
    32.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_________的_________情况、交流经验、揭露问题、沟通信息的事务文书。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编辑 反映 B.编发 反映 C.编辑 反应 D.编发 反应
    33.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_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职业 B.位置 C.职务 D.处所
    34. 从声学的角度看,对于绝大多数耳朵而言,批评是刺耳的音符,赞颂是动听的〖CD#4〗。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音乐 B.节拍 C.旋律 D.乐章
    35.允许媒体发言,是一种文明,_________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出于真实的谬误,也是保证媒体有效发言的文明。_________这种文明,_________祛除任何对于真实的畏惧。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旦 只有 才能
    B.甚至 只有 才能
    C.一旦 只要 就能
    D.甚至 只要 就能
    参考答案和详解
    31.B【解析】阅读题干,“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中的“才、用”均是名词,故横线处应填入一名词,显然“力”比较合适,故排除A、C。“防止”表示事先行动或做好准备以阻止某事的发生或可能发生(如灾难)或某事的成功(如计划);“防范”指防备,戒备。通过题干中的上下文不难发现第二个空里应该填入“防范”。
故正确答案为B。
    32.B【解析】“编发”在编辑的基础上有一个发布的意思,适合题干的语境,故排除A、C。“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通过题干中的上下文不难发现第二个空里应该填入“反映”。
故正确答案为B。
    33.B【解析】通过阅读题干, 只有B选项“位置”符合上文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
    34.C【解析】通过阅读题干,“动听”与“旋律”搭配合适。故正确答案为B。
    35.B【解析】通过阅读题干,“(
)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出于真实的谬误,也是保证媒体有效发言的文明,”可见前面括号中应填入一个突出“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处于真实的谬误”这句话的词,故此处填入“甚至”比较合适;后面的句子是一个递进的关系,使用“只有……才”合适。故正确答案为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7 09:38 , Processed in 0.05792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