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反面论证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的时候这个反面论证是非常常见的,例如:你应该好好学习,否则不会考上公务员。后面一句话是从反面来论证前面的观点,因此前面的正面观点是我们要强调的内容,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不会考上公务员。这句话前面没有正面的观点,但是可以直接通过反面论证来反推一下得到正面的观点。所以通常情况下,反面论证的前面如果有正面观点,它就是文段的重点,如果前面没有正面观点,通过反面论证反推可以得出正面观点。我们通过真题练习一下。
    2007年国考39题
    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 收入均衡难以实现
    B. 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C. 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D. 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
    首先判断是主旨概括题,根据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首先找文段有没有主旨句,文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了“否则”,说明其后是反面论证,前面一定有正面观点,即“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是从正面说明,也就是文段的主旨句,重点强调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是通过“再分配过程”,B是对主旨句的同意替换,故答案为B。
    2007年国考30题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由提问方式判断是主旨概括题,回到文段中找重点句,前两句话介绍政府的政策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利益,利益集团就会采取行为抵消损失,属于背景介绍。“如果……改变”可以理解为“如果不坚持”,也就是从反面说明,前面没有正面观点,这时需要通过反面论证反推得出正面观点,正面观点就是“政府需要坚持一贯的政策”,选项B是对主旨的同意替换,故答案为B。
    这两道真题是典型的反面论证的两种类型,即正面观点(无正面观点)+反面论证,通过这两道题我们知道,如果文段有正面观点,只需要找到正面观点,同意替换或精简压缩即可对应选项;如果没有正面观点,则只能从反面论证反推出正面观点。
    反面论证法是在片段阅读中能够比较快速定位重点句的一种技巧,一般情况下只要找到反面论证的引导词,就可以判断文段的重点句是什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希望同学们掌握好反面论证的引导词和使用方法并加以练习,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8 22:18 , Processed in 0.04135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