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回复: 0

2015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模块练习题(13)答案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题答案
    1.B[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由于我国目前存在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调问题,出现了民工荒、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现象。A项没有提到问题的根源,C项只提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D项只提到用工荒,只有B项表述最为全面。
    2.D[解析]文段中有明显的关键词“然而”,因此文段的重点是转折之后的内容。A、C项都是转折前的内容,首先排除。“也就是说”引导的内容是文段的主旨所在,D项是同义替换,B项“细化公开内容”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故选D。
    3.B[解析]文段的主旨句是第二句,“教师是否称职、优秀,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评价固然重要,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其实更有参考价值”。后面的文字都是在解释为什么学生的认可度更有参考价值。因此,文段的意图就是说明评价教师是否称职、优秀,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是重要的参考条件,选B。A项解释的是“良性循环”,属于论证的内容,而不是文段的意图。C、D项都只谈到了“认可度”,而没有将其放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中进行论述,脱离了文段的主题。
    4.A
[解析]文段是总分结构,首句指出数字遗产可以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接下来指出,在物质方面,数字遗产是可兑换成真金白银的个人财富,在精神层面,数字遗产承载着独一无二的个人情感,是逝者亲友的回忆渠道和情感寄托。因此,既然数字遗产是个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情感寄托),那么理所应当由个人自行处置。诚然,网站和立法机构确实应当完善相关服务和相关法律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但这都是在承认虚拟遗产应当由网民个人自行处置的基础之上的,A项是从文段直接推断出的含义,与前文能够很好地衔接。B项明显与文段联系较小,而C、D项则过度引申。另外,C项和D项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排同法均可以排除。
    5.D
[解析]文段着重想要说明的是最后一句话,即音乐专业工作者和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在欣赏音乐时,从不管懂不懂的问题,言下之意是他们只是单纯地欣赏、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和愉快体验。故D项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A项说法有误,“不管”和“不懂”并不是一回事;B项说法有误,许多音乐作品本身就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因此后人所加的标题未必就是不恰当的,只能说是包含了个人的主观见解;C项偏离了文段的重点,文段主要说的是能不能听懂音乐作品的问题,而不是音乐作品的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8 22:18 , Processed in 0.03916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