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0|回复: 1

2017年公共基础知识基础巩固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7-28 16: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11. 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有一次给州官倪寻和李延看病,两人都是头痛发热,可是华佗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发散药。两人很不理解,华佗解释说,倪寻的病是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的病是外部受冷感冒引起的,病症不同,所用的药当然不同。这个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量变引起质变
    C.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D.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1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把大批中国人抓去日本北海道一带当劳工,一名中国劳工偶然得以逃脱,躲进北海道一山洞里,靠采野果喝雪水生存,一躲就是三十多年,被人发现时,他已经丧失说话能力,经测试,他的智商只相当于七岁左右的孩子。这说明人类意识是()。
    A. 上帝给的,先天就有B. 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C. 社会的产物D. 人脑发展的产物
    13.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称为“生命之花”,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热衷于给孩子补锌。殊不知,人体需要的锌并不多,补锌过量会造成严重危害。这说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 要坚持适度原则
    C. 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D. 要重视量的积累
    14.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这充分说明()。
    A. 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主导作用
    B.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不起作用
    C.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微小作用
    D.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重要作用
    15.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 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 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 能否受到重视D. 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16.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17.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的发展水平。
    A. 政治B. 科学
    C. 文化D. 生产力
    18.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这一谚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合理内核
    B. 意识是物质结构的重新组合
    C. 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 意识是感性认识的集合
    19.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加工后再利用的做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A. 矛盾总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 矛盾的双方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D. 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0. 下列词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原理的是()。
    A. 居安思危B. 未雨绸缪
    C. 厚积薄发D. 鹤立鸡群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7-28 17: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11. A[解析]A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华佗认识到两个人的病虽症状相同但原理不同,因而给他们用不同的药,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
    B项“量变引起质变”说的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C、D项说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成语“祸福相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是在讲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项专指矛盾的同一性。本题应用到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所以C、D项错误。正确答案选A。
    12. C[解析]案例中的中国劳工原本是智力正常的,但经过了三十多年的独自隐居、脱离社会后智力退化为仅相当于7岁小孩的水平。脱离社会和智力退化成因果关系,所以人类意识是社会的产物。C项正确。
    13. B[解析]A、B、C、D四个选项都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四个引申意义,题干给出的案例是父母给孩子补锌过度,导致了事情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反而伤害了孩子的身体。B选项符合题意。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14. D[解析]理性因素指人的理性、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非理性因素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指导、解释、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动力、诱导、激发作用。在认识过程中既要考虑理性因素的指导作用,又要看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互为前提、互相包含,相互转化。非理性因素受到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应当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题干引用列宁和爱因斯坦的话就是为了说明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选D。
    15. 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正确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本题选择D。
    16. D[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苍蝇不叮没缝的蛋”是在说蛋本身有缝才会被苍蝇叮,体现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7. D[解析]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政治、科学、文化都是上层建筑,都以生产力为基础。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8. C[解析]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意思是对于树木来说,它的根是最重要的,对于水来说,源头是最重要的。每一样东西,它的存在必有它的根基,没有了根基,便会很快消亡。这句话强调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体现了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故选C。
    19. D[解析] 垃圾本身是废物,应该遭到丢弃,但是将它回收加工再利用,变废为宝,则体现出事物的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也就是丢弃和利用这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他选项题干均未体现。所以选D。
    20. A[解析] 选项A“居安思危”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体现了矛盾同一性,选项B“未雨绸缪”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选项C“厚积薄发”体现出量变和质变的原理,在成功之前要做大量的积累,选项D“鹤立鸡群”体现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9 16:46 , Processed in 0.07595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