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6|回复: 0

2016年国考面试指导:哲理题必杀技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3 22: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观近几年,无论是省考还是国考,综合分析类试题都在公务员面试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综合分析从内容上分为时政类和哲理类,其中哲理类试题考查的频率比较高,包括哲理故事、名人名言、原理效应等。据很多考生反映,在答哲理故事类的时候,经常找不准观点,偏题跑题,从而与面试成功失之交臂。
    由此可见,在答题时,精准明确地表明观点尤为重要。在这里,专家针对哲理故事类题型,给大家分享一种最有针对性、最实用的方法:因果分析法。
    一、因果分析法的涵义
    因果分析法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哲理故事本质上会有一个结果,考生要根据这个结果去寻找原因,而最终的原因,就是我们要提炼出来的道理,也是要表明的观点。
    二、因果分析法的作用
    在哲理类题目中原因——结果是最经典、最常见的结构,所以在提出观点的环节最常用的就是因果分析法。它能够帮助考生很容易地提炼出题目中蕴含的道理。
    三、因果分析法的应用
    当仅仅涉及一句话或者是一个事物的时候可以直接由结果推出原因,点明道理,表明观点即可。但当题目中涉及多个事情的时候,尤其是两者之间需要对比的时候,如何准确地找出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呢?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技巧,即求同、求异。
    求同是从不同现象中寻找共同点,看是由哪些共同的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比如“有人常常出现拿着钥匙急着找钥匙,拿着笔急着找笔,但都找不到的情况,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请你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作简要分析。”综合分析题有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都比较着急,也就是告诉我们不能急躁,要稳扎稳打。
    求异则是根据结果,去寻找不同点,看是什么差异导致这样的结果。如“一个水杯,如果装满水不易被风吹跑;如果是空的,就容易被吹跑,你怎么理解”,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种差异性结果呢?那就是装没装满的问题。所以通过求异我们知道水装得满不满,是水杯是否会被吹跑的根本性原因,也就是启发我们要把自己装满,充实自己、保持自我。
    综上所述,当涉及不同现象需要运用因果分析法提出观点时,可以结合题意,适当地运用求同或求异的小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3 23:12 , Processed in 0.06091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