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g_nry_xj_1 ul,ul li,dl,dl dt,dl dd{display:block; margin:0; padding:0;}
.zg_nry_xj_1 a{color:#333;text-decoration:none;}
.zg_nry_xj_1 a:hover{color:#e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zg_nry_xj_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 width:580px; height:155px; background:url() repeat-x left bottom #f8f8f8; border:1px solid #e3e3e3; padding:15px 0 0 8px; margin:0 auto 34px 0;}
.zg_nry_xj_1 dt{ float:left; width:250px; height:140px; margin-right:10px;}
.zg_nry_xj_1 dd{ float:left; width:320px;}
.zg_nry_xj_1 dd ul li{ line-height:28px; height:28px; }
.zg_nry_xj_1 dd ul li font{ position:relative; top:-7px; left:5px;}
1234506.jpg
·[互动交流] 公务员考试交流群:434085068
678906.jpg
·[国考申论] 2017国考申论作文常用经典名言名句汇总
·[国考行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大全汇总
·[国考申论]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汇总
·[国考行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汇总
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植树问题一直是比较备受关注的题目,那么在遇到这种植树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把解题技巧运用到解答题目上面去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解题来看看这种必会的学习方法。
一、植树问题的类型和应对公式
例如:在一周长为100米的湖边种树,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共要种多少棵树?这样在一条“路”上等距离植树就是植树问题。在植树问题中,“路”被分为等距离的几段,段数=总路长÷间距、总路长=间距×段数。
根据植树路线的不同以及路的两端是否植树,段数与植树的棵数的关系式也不同,下面就从不封闭路线的植树和封闭路线植树来一一说明。
(1)不封闭植树:指在不封闭的直线或曲线上植树,根据端点是否植树,还可细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两端都植树:两个端点都植树,树有6棵,段数为5段,即有植树的棵数=段数+1,结合段数=总路长÷间距,则:棵数=总路长÷间距+1,总路长=(棵数-1)×间距。
②两端都不植树:两个端点都不植树,可知植树的棵数=段数-1,结合段数=总路长÷间距,则:棵数=总路长÷间距-1,总路长=(棵树+1)×间距。
③只有一端植树:只有一个端点植树,可知植树的棵数=段数,结合段数=总路长÷间距,则:棵数=总路长÷间距,总路长=棵数×间距。
(2)封闭植树:指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所以棵数=总路长÷间距,总路长=棵数×间距。
二、植树问题变形
在数学运算中还有一些变形题,如锯木头、走楼梯等实际问题,这些变形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其本质仍然是植树问题。在最近几年的行测考试中,植树问题往往以这种变形题出现。
解决植树问题的变形题,要注意端点是否“植树”,分清“棵数”与“段数”之间是+1还是-1。
常见的变形题:锯木头、爬楼梯、重合、队列问题均可视为两端都不植树问题,其中的知识要点如下:
锯木头:要锯成n段,则需锯(n-1)次:
爬楼梯:从1层到n层,需爬(n-1)段楼梯:若每爬完一段,休息一次,则需休息(n-2)次:
重合问题:n段接在一起,重合的有n-1段:
队列问题:有n个人(或n辆车),中间有n-1个空。
【例题】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一共花了28分钟。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这根钢管被锯成了多少段?
A.3 B.4 C.6 D.8
【解析】此题答案为D。要求钢管被锯的段数,必须首先求出钢管被锯开几处。钢管有28÷4=7处被锯开,因而锯开的段数有7+1=8段。题中被锯开的地方即植树位置,因此问题相当于“两端都不植树”问题,棵数=段数-1。
锯木头:要锯成n段,则需锯(n-1)次:
爬楼梯:从1层到n层,需爬(n-1)段楼梯:若每爬完一段,休息一次,则需休息(n-2)次:
重合问题:n段接在一起,重合的有n-1段:
队列问题:有n个人(或n辆车),中间有n-1个空。
上面几道例题分清楚类型然后再套用公式就可以迅速作答了。希望以上讲解可以帮助参加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