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山西公务员申论热点:青年应正确认识流行文化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6-28 04: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文化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作为时下流行文化的一种表象,“小鲜肉”“高片酬”频频被代表委员们提起、批评。其中宋丹丹指出,年轻演员中坏风气不少缺少监督和价值观引导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流行文化经历了悄然兴起、快速传播、蓬勃发展的过程。流行文化为青年人搭建了展现自我个性的平台,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提供了自我扩展的途径。但是,流行文化导致价值取向和社会角色类型错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充斥着暴力、色情、神秘主义倾向和封建迷信思潮等低格调的流行文化,因为其自身价值取向的偏离、迷失,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具有巨大的冲击力、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其产生,都有原因。有原因,不代表有道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分众化的市场,大众消费多元多样。并不否认,可能有些人喜欢“小鲜肉”,但绝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小鲜肉”。可在低级流行主义的影响下,整个市场只提供“小鲜肉”,根本没有其他内容,大众的多元需求无从实现。于是给人的感觉,似乎整个市场就应该属于“小鲜肉”。事实上,有多少需求被忽视和压抑。
    在舆论场上,对“小鲜肉”的批评,正是对市场需求多元多样的注解。低级流行主义为什么流行,“小鲜肉”为什么越炒越热?这恐怕与一些制作方,不动脑筋、盲目跟风,有着很大关系。乔布斯最了不起的,就是凭着创新意识,走在别人前面。制作业需要乔布斯,文化市场何尝不需要乔布斯?文化市场应该“新意盎然”,最应该体现创新气息,可由于创新存在风险,由于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加之没有形成跟风丢人、抄袭可耻的文化生态,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创新,都喜欢拾人牙慧。
    青少年既是流行文化的受众,也是流行文化的制造者、传播者,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必然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如何引导青年一代正确认识流行文化的利弊,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陶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对策第一,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探求行之有效的“攻守方略”,是应对流行文化的良方。首先,要守住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红色阵地。这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要义,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的精神风貌,集中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守住饱含爱国情怀、高尚情操、时代精神的校园味道,让青年一代在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灵魂洗礼,塑造崇高、独立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更不可忽视的是,要守住法律道德底线。只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教育疏导,流行文化中那些不健康的因素就无机可乘。
    第二,大力弘扬主旋律,引导青年一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自觉应对,是治本之策。流行之于经典,不一定都是“对撞”,也可能是“对接”。流行文化灵活多样、不断翻新的表现形式是青年人所喜闻乐见的,我们可以留其形式、换其内容,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的新的有效载体。近期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就是在传播经典的基础上,吸引大众对文化原典产生兴趣并予以关注。对这样的流行文化,我们自然张开双臂拥抱。
    第三,更重要的是创新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才有生命力,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如此。与主旋律相合、兼取流行文化之长的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文娱方式的补充和拓展,既能丰富和活跃大众精神生活,也将在启迪文化自觉、提升全民素质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备注:以上材料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小鲜肉热”背后的低级流行主义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青年应正确认识流行文化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刘芮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2:13 , Processed in 0.065288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