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0

2015年山西省考行测备考:隐藏的主体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4: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主体哪里去了?
    主体排除法是考生们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时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但是有的时候,考生们会疑惑,主体只在首句或前面几句出现过,之后就消失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主体消失了,而是使用同义替换或代词指代的方法隐藏了起来。
    2、隐藏的方法
    (1)同义替换 同义替换就是使用和主体含义相同、但是表述方式不同的方法来描述主体。例如“我是在宅女,但请叫我居里夫人”这里的宅女和居里夫人就是含义相同,但是表述方式不同的同义替换。
    (2)代词指代 代词指代就是文段在表述时,使用代词进行表述,这里的代词指代了前面的主体,巧妙地将主体隐藏了。例如“破坏公物规章有效的禁制了一些随意破坏公物的现象,这也有效促使大家不再在公共景区乱写乱画”这里的代词这,就是指代了主体“破坏公物规章”。
    下面我们就通过例题来看看,怎么把它们抓出来。
    例、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它是无序的。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这“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协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
    B. 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
    C. 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 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
    我们阅读材料,会发现主体“群体协作”只在第二句中出现了,之后并没有出现。其实,我们仔细阅读材料,会发现第三句的拒绝协作,是使用了同义替换法之后的“群体协作”;第四句的代词这也指代的是“群体协作”。主体在材料中是多次出现的,只不过隐藏了起来。只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可以很快速的找到正确答案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7 08:50 , Processed in 0.07163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