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1

公务员考试:2017山东省考行测备考【3.16】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4: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单选题 )拖拉机厂电工张某,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十多万元,张某的行为构成( )。
    A. 失火罪
    B. 玩忽职守罪
    C. 破坏集体生产罪
    D. 重大责任事故罪
    2、( 单选题 )“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其中也许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欲,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之所以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段文字着重抒发怎样的感慨?( )
    A. 急于实现目标,必然付出代价
    B. 淹没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
    C. 人们只重目的,忽略了过程的享受
    D. 时间可以转化为钱,却无法转化为美
    3、( 单选题 )最近科学考查结果表明,北冰洋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物种非常丰富。此外,根据对海底沉积岩层的取样分析认为,北冰洋海底也许是一个巨大的石油储藏地。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围绕北冰洋周边,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北端到欧洲北部的大陆架,都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对这段话,
    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北冰洋是否有石油储藏目前还没有确定
    B. 科学家对北冰洋的历史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C. 研究表明,欧洲北部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储藏
    D. 北冰洋可能会成为其周边国家关注能源的一个热点地区
    4、(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的林业思想?
    A. 孟春之月,禁止伐木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
    C.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D.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5、( 单选题 )一次,去新疆旅游,晚上住在一户牧民家。牧民家养了一头骆驼,骆驼前放着一大堆干草。我问牧民,为什么骆驼不吃鲜润的青草而吃苦涩的干草?牧民说,骆驼是种忧患心理很强的动物,它害怕主人第二天就让它穿越沙漠,而胃中的干草要比青草耐饥,一头成年骆驼一晚可以慢慢吃掉几十斤干草。对这段话,
    理解正确的是( )。
    A. 牧民没有青草只好喂干草
    B. 骆驼不喜欢吃新鲜的青草
    C. 骆驼主要是在晚上进食
    D. 骆驼对主人有防备心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6-28 04: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1、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6年国家(B卷)《行测》真题2006
    【考点】刑法
    【解析】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题目中张某的行为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罪
    【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规定:“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失火罪(刑法第115条第2款),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08年国家《行测》真题2008
    【考点】态度理解
    【解析】
    通过阅读可知作者对于“缩略”这种生活方式是持否定态度的,文段开篇先阐明了“缩略”的含义,接下来讲述了“缩略”是物质的,类似压缩饼干,枯燥无味。文段的最后一句体现了作者的观点,表明对于“‘缩略’这种一次性的短暂人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换言之即为“淹没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纠错】
    A项后半句“必然付出代价”根据原文段无从得出。C项中“过程的享受”在原文段没有体现。D项后半句“却无法转化为美”也并非作者论述的目的。因此予以排除
    3、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06年国家(B卷)《行测》真题2006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
    原文段尾句提到“欧洲北部的大陆架”时是“有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储藏”,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而C项的表述是确定的,属于偷换语气的干扰选项。因此答案为C
    【纠错】
    A项、B项和D项均可以由原文段得出,是与原文相符的选项
    4、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16国考行测真题(省部)2016
    【考点】人文其它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史常识。《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正月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号称孟春之月,春季最大的德就是植树了,以调动民间植树的积极性,属于林业思想。《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意思就是砍木筏林都是要讲究时间和规律的,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反对滥砍滥伐,也就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属于林业思想。《管子·牧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禀。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争纷起,管子把农业生产与国强民富联系起来,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属于农业思想。《逸周书·大聚篇》记载:“禹之禁,春三月 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阳春三月,不去拿斧头进山林砍伐,让草木自然生长,体现了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属于林业思想。故本题答案为C。
    5、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6年国家(B卷)《行测》真题2006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
    根据文段中牧民的解释可知,骆驼是怕“主人第二天就让它穿越沙漠”,才吃干草的,换言之,骆驼对主人有防备心理。所以选择D选项
    【纠错】
    文段中没有牧民没有青草只好喂干草的相关内容,排除A选项。B项是对文段的主观臆断,并不是骆驼不喜欢吃新鲜的青草,而是像文段中提到的骆驼是种忧患心理很强的动物,它害怕主人第二天就让它穿越沙漠而不敢吃青草,排除B。C项是对文段的错误推断,文中没有提及,排除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5:23 , Processed in 0.07550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