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23 04: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1.图形推理
在2011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大纲的描述中,图形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形象推理能力。
【特点分析】参考以往辽宁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部分关于题型的考查已逐渐被模糊化,重点放在了图形推理常见考点及规律上。其中,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图形的叠加以及图形中的数量关系等是常考内容。
例题:2010辽宁行测真题
解析:本题答案选D。每组第一个图形中,第一、三列的黑色小方框顺次向上移动一格,第二、四列的黑色小方框顺次向下移动一格,依此规律选D。
【备考策略】考生在备考时要熟悉图形推理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图形推理常见考点及规律。针对重难点及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各个击破。
2.定义判断
与去年相比,今年辽宁省的大纲在定义判断部分没有任何变化,可见该部分考试已基本趋于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特点分析】定义判断的考查方式是: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报考者对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能够迅速把握定义的关键信息。
从考试大纲所给的例题来看,2011年辽宁省行测的定义判断部分考试大多以单定义判断为主,定义中可提炼的要点更多,题目难度相对稳定。
例题:2010年辽宁行测真题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病的是:
A.李老师搬进了刚装修的新办公室,由于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导致他患上了血液病
B.刑警老王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各种犯罪分子,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用职业的眼神打量亲朋好友
C.小赵是一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经常加班加点,饮食很不规律,终于被医院查出患上了胃炎
D.小张在一家皮鞋厂工作,因长期接触含苯物质而患上了再障性贫血
解析:本题答案选D。职业病的定义要点是:①在职业活动中;②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A项不符合①;B项不符合②;C项不符合②;D项符合职业病的定义要点,故答案选D。
【备考策略】报考者在备考阶段要熟练掌握提取定义的要点或关键信息,分别从定义的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条件、方式等角度去考虑,并将选项与题干定义进行比较,结合排除法,快速解答题目。另外,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题干的提问方式。
3.类比推理
与去年相比,今年辽宁省的大纲在类比推理部分变化不大,同样是考查报考者的分析比较能力。
【特点分析】类比推理的考查方式是: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报考者对词语关系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特别要题型报考者的是:随着考试难度的增加,类比推理的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也呈现出不同变化,通常这种关系并不明显,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报考者在解答时应注意这一变化。
例题1:2010年辽宁行测真题
演员:导演
A.作家:读者 B.战士:指挥员
C.司机:交警 D.歌手:经纪人
解析:本题答案选B。演员在导演的指挥下演戏;战士在指挥员的指挥下行动。C项司机不一定完全在交警的指挥下开车;D项是雇佣关系。故答案选B。
例题2:2010年辽宁行测真题
( )对于处分相当于死刑对于( )
A.撤职 刑法 B.开除 刑罚
C.严厉 严重 D.警告 抢劫
解析:本题答案选B。“开除”是一种“处分”,“死刑”是一种“刑罚”。
【备考策略】报考者要在结合真题、了解考试特点的前提下,掌握词项间的各种关系,并注意背景知识的积累,同时要熟练掌握遣词造句法和横纵对比法等解题技巧。
4.逻辑判断
2011年的考试大纲中对逻辑判断部分依然坚持了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原则。
【特点分析】逻辑判断的考查方式是: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报考者报考者对题干文字资料进行恰当的理解、演绎或归纳能力,从而更好地测查出报考者的分析推理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从事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逻辑判断主要有两种题型,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辽宁省的逻辑判断部分考试以可能性推理为主,但同时会涉及到对必然性推理的考查,二者的综合考查,更能对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进行准确测查。
例题:2010年辽宁行测真题
一种针对某种疾病的新疗法在12个月的临床试验中使68%的患者病情有了明显改善,其中43%的患者痊愈。然而,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可在12个月内将38%的患者完全治愈。由于新疗法主要选择了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因此有人认为这种新疗法在疗效方面比常用的疗法更显著。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对上述观点提出最有力质疑的是:
A.新疗法出现后,这种疾病的患者仍然倾向于使用原有疗法
B.这种疾病发病初期往往很严重,但相对容易治疗
C.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很多人即使不用药也可使病情改善,甚至痊愈
D.常用疗法使用四种药物搭配治疗,但新疗法只使用两种药物
解析:本题答案选B。削弱型题目。题干论点是:这种新疗法在疗效方面比常用的疗法更显著;论据是:新疗法主要选择了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
要削弱题干观点,则要指出新疗法并不比常用疗法效果显著,B项就说明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反而很容易治疗,也就不能根据题干论据得出结论。A、C、D三项都属于无关项。故答案选B。
【备考策略】针对这种考试特点,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①重点掌握可能性推理的六大题型(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评价型和解释型)及各自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削弱型题目中各种削弱程度的比较。
②熟练运用必然性推理知识解题,掌握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和推理规则等知识点。
③掌握分析推理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及适用条件,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快速解答题目。
四、资料分析
在2011辽宁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考题特点】资料分析部分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传统题型,题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考查的题型主要有表格型、文字型、图形型和综合型四类,每篇材料分别设5道小题。通过直接查找题和综合分析题考查考生对资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计算题考查考生的对各种技巧的应用。
例题:2010辽宁行测真题(部分)
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从1997年的62万增加到2.98亿,居世界第2位。其中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手机网民数达到1.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由1997年的25.4Mbps增长到640286.7Mbps,11年间增长了25207倍。
2008年底,我国平均每万网民拥有的国际出口带宽约是1997年的多少倍?
A.11.5 B.21.5
C.52.4 D.157.9
【备考策略】在考试当中,由于时间限制,资料分析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但资料分析本身的难度并不大,无论是阅读还是计算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性,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的解答问题。所以考生应首先从心理上战胜自己,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基本概念、计算技巧的熟练掌握,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另外还要注意关注辽宁省时事热点相关统计资料。
五、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
1.考查范围广,考查知识点多
根据大纲对常识判断部分的描述及2010年的真题可知,法律、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常识占比比较大,是辽宁公务员考试重视的部分。另外,虽然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多,但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不会涉及到太多专业的东西。
2.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
所谓的综合素质,就是指考生对法律、政治、经济、历史等常用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范围广无疑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考生要能记能背这些知识,还要能理解这些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例题:2010年辽宁真题
根据《产品质量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修材料、建设工程的质量都可以适用该法
B.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以抽查为主要方式
C.产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检验费用
D.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解析:本题答案选B。《产品质量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故A项错误。《产品质量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故本题B正确。本法第15条规定,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故C项错误。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故D项说法错误。
【备考策略】常识判断部分的备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准备:
①深入理解公共基础知识教材,争取能达到灵活运用相关原理的目的。
②在备考过程中,有所侧重的去复习,并配以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③注重人文知识的积累。深入研读公共基础知识教材,文化知识包含在人文篇内,环境知识包括在科技篇内,地理知识有专门篇章讲述。
在最后祝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更多相关信息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 3月21日报名 4月24日笔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