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5|回复: 0

算式技巧——资料分析拿高分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030707101913650.png

2014030707101913650.png

已知本期数和上年同期(上期)数求同(环)比增长率、已知分量和总量求比重或者是已知分    量和比重求总量、已知两个分量分别占总量的比重求分量的倍数关系、已知两个平均数指标各自的总量和总数求指标的倍数关系等类型题目,均会涉及该类型算式的考查。
    针对这种列式,一般建议使用首数法、有效数字法和运算拆分法。
   

2014030707101963350.png

2014030707101963350.png

    原则一:选项首位或前两位数字各不相同,则选用首数法;
    原则二: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有两项或者是两项以上数字的首(前两)位数字相同,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原则三:;列式分母数字不是非常复杂且选项差值较小的情况下选择运算拆分法。
    例1:“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58.2% B.63.7% C.74.5% D.81.8%
    解析:由材料可知,已知上年同期量和同比增长量求同比增长率,根据公式,所求为

2014030707101983750.png

2014030707101983750.png

观察选项发现,首位数字均不相同,采用首数法

2014030707102085850.png

2014030707102085850.png

,故选D项   

2014030707102018250.png

2014030707102018250.png

    在求已知本期数和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数的题中最常用该类型算式。针对这种列式,一般建议使用首数法、乘除法转化法、有效数字法和特征数字法。
   

2014030707102062550.png

2014030707102062550.png

    原则一:选项首位或前两位数字各不相同,则选用首数法;
    原则二:列式中的x%≤5%,且选项差值较大时,选择乘除法转化法;
    原则三: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有两项或者是两项以上数字的首(前两位)数字相同,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原则四:当x%比较接近特征数字时,选用特征数字法。
    例2:2010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航船舶公司共运营3448航次,共运送旅客312119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98%-4.58%,其中厦门金门航线客运量272951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38%;马尾马祖航线客运量16077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8.45%;泉州金门航线客运量23091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59%。
    厦门金门航线2009年1至3月份的客运量人次是()。
    A.266606 B.276455 C.279606 D.286455
    解析:由材料可知,已知本期量和同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数。根据同比增长率公式,2009年1至3月份厦门金门航线的客运量人次为

2014030707102037850.png

2014030707102037850.png

观察发现2.38%   

2014030707102035250.png

2014030707102035250.png

    资料分析中,涉及到这类公式的题型主要包括两类。
    X=y时:已知本期量和同(环)比增长率求同(环)比增长量;
    X≠y时:比重和增长率的综合考查中,已知本期总量、分量占总量的比重和分量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分量的值。
    这类公式,一般建议使用特征数字法、乘除法转化法、有效数字法和分子分母比较法。
   

2014030707102124250.png

2014030707102124250.png

    原则一:若x%、y%均比较接近特征数字时,可选用特征数字法;
    原则二:若x%

2014030707102194250.png

2014030707102194250.png

    已知本期的分量和总量以及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分量占总量的比重、已知两个指标的数值和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两个指标的倍数关系、已知本期总量和总数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平均数等类型的题目中,均会设计该类型算式的考查。
   

2014030707102157050.png

2014030707102157050.png

    原则一:若x%、y%均比较接近特征数字时,可选用特征数字法;
    原则二: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原则三:选项差值比较大且有明显范围限定时,可选择范围限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1 04:27 , Processed in 0.072430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