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2013年辽宁公考行测备考:言语理解(13)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 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问讯 B.诘责 C.讯问 D.询问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试时要避免的,一是精神不可高度紧张;二是不可粗心大意。
    B.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谁也不会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D.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吗?
    3.中国艺术品市场又让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瞠目结舌,美国一家主流媒体认为,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目前在克里斯蒂拍卖行取得的2630万美元总拍卖额也属非比寻常的巨大成功。《国际先驱论坛报》就此刊发文章说:中国艺术品热拉动了纽约拍卖市场。出席拍卖会的人士似乎有一种疯狂的购买热情。一般的出席者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114只鼻烟壶最终以428万美元的总价被拍出,这股购买热潮因此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题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A.举例子 列数字 引资料
    B.作诠释 列数字 作比较
    C.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
    D.下定义 列数字 作诠释
    4.干部精神状态如何,或大或小的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如果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就会把各方面的工作干的更好,就可能使社会多增加一切就业岗位,就可能使农民收入增加,就可能使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多增加几张课桌。
    这句话的中心论点是:
    A.干部精神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
    B.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领导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分不开
    C.如果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就可能增加就业岗位
    D.干部作风和干劲是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的领导力量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9题。
    人们经常听到“信息”和“控制”这两个字眼,但往往说不清它们的确切含义。实际上,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信息”和“控制”中。早晨起来洗脸,先往盆里放一点热水,用手试试是冷还是热,冷或热就是信息,再往盆里加入冷水或是热水,使水温达到合适温度为止,这就是控制。今天天气是冷是热,不知道。看看户外的温度计,它告诉我们天气冷热的信息,就可以控制一下穿衣服的多少,穿好衣服去上班,是迟是早,不知道,看看手表,它告诉我们时间信息,就可以控制一下我们骑车的快慢。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有关信息和控制的例子,不是到处都有吗?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更是到处用到信息和控制的基本道理。农民看到庄稼枯黄了,这是信息,赶快施肥浇水,这就是控制。炼钢工人观察钢水的颜色,得到钢水温度的信息,判断是否继续加氧或及时出炉来控制炼钢质量。总之,安排好生活生产离不开信息,也离不开控制。
    人们积累了多年的生活生产经验,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很自然想到利用仪表和机器自动地获取信息,自动地进行控制,这样就产生了所谓自动化。
    发展自动化技术的【  】问题是从信息源中获取信息,再将已得到的信息加以处理,然后是利用信息进行控制。概括说来,信息源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信息源、社会信息源和知识信息源。自然信息源是指来自自然的信息,包括物理、化学、天体、地学、生物等方面的信息。过去谈自动化,只限于利用自然信息进行控制。近年来,更将自动化的应用渗透到企业管理以至家庭生活,于是出现了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这一类新事物。就将自动化技术从工厂扩大到了全社会,因而从社会中自动地提取信息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例如,商情信息、出版信息等等,都是人们生活中所关心的事情。古今中外记录流传下来的知识,专家的经验,都含有丰富的信息,就构成了知识信息源。从知识信息源中,自动地检索到人们所需要的知识,往往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物资。所以说,重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5.作者谈到“信息”含义时,先后说“冷或热就是信息”,“农民看到庄稼枯黄了,这就是信息”,其表达方式是:
    A.从本源上叙述 B.从概念上界定
    C.从生活上举例 D.从理论上阐述
    6.文章第四段的【 】处该补入的最合适的词语是:
    A.主要 B.重大 C.首要 D.关键
    7.文章的开头说的是人们生活在“信息”和“控制”当中,接下来说人们到处用到“信息”和“控制”的基本道理,按这个思路,后面内容实际上说的是:
    A.人们在这个理论高度上,丰富信息论科学
    B.人们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动化技术
    C.人们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源
    D.人们掌握了这个理论,知识便更加受到重视
    8.“重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从本文看,这一结论的依据较充分,下列各项里有一项可排除,它是:
    A.从信息源中获取信息,再加以处理,并进行控制
    B.信息从自然知识扩及社会知识,使其提取更重要
    C.古今中外的知识和专家的经验都含有丰富的信息
    D.由此检索所需知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物资
    9. 根据文意,下列信息属于知识信息的是:
    A.某大型演出的海报
    B.冥王星被“踢”出大行星队伍
    C.股评家对于某支新上市股票的预测
    D.每天的路况信息
    10.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分别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上述引用诗文的作者依次是(  )。
    A.王之涣 崔 颢 范仲淹 王 勃
    B.陈子昂 李 颀 王 勃 范仲淹
    C.王之涣 李 颀 范仲淹 王 勃
    D.陈子昂 崔 颢 王 勃 范仲淹
    附加题:
    1.如果我们继续让市场决定命运,让政府在稀缺的石油和食品上互相  ,资源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如果世界各国在研究、开发以及传播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上进行 ,快速的经济增长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A.争夺 支持 B.抵制 改革
    C.制约 分工 D.竞争 合作
    2.一部本来颇有可能写成论文状的著作,读来却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反而妙趣横生,实在难能可贵。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一本  的书往往会被放在桌子上做临时杯垫用。
    A. 枯燥无味
    B. 令人费解
    C. 深入浅出
    D. 精妙绝伦
    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不平”、“执意”可知,空处应填具有质问谴责意味的词语。“问讯”指打听、问候,“讯问”指严厉盘问、审问,“询问”指征求意见、咨询打听,这三个词语都不合题意。“诘责”指诘问谴责,其中“诘”表追问、责问的意思,用在题干中可表示向主考老师追问缘由,讲清情况,符合题意。故B项为正确答案。
    2.【答案】C。解析:A项意思是考试时要避免“精神高度紧张”、“粗心大意”。句中用“避免”,是对两种情况的否定,但后面接着用“不可”,又否定了一次,“否定之否定”为肯定,意思正好和原意相反,因此可以把“避免”改成“做到”或者把“不可”去掉。B项中的“防止”一词的本身就有“使……不发生”的意思,后面再用“不再发生”,造成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中的“这不是”应改为“这是”,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显然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选项D表述与此相悖。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A。解析:428万美元的总价、114只鼻烟壶、2630万美元总拍卖额这些都是列数字的方法。片段引用《国际先驱论坛报》中的论述,则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购买热潮的传奇色彩,又举出“114只鼻烟壶最终以428万美元的总价被拍出”,这是举例子的方法。因此选择A。
    4.【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讲了干部的作风和精神状态对促进就业、农民增收、发展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A项“直接决定”的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说的是影响“或大或小”,排除。B、C两项仅仅局限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增加就业岗位,失之片面,也排除。
    5.【答案】C。
    6.【答案】D。解析:从第四段首句可知,发展自动化技术包括“获得”、“处理”、“利用”信息三个方面,紧接着整段内容都是围绕着“获得”信息阐述的,由此可以判断出“获得”信息是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关键。因此本题答案为D。
    7.【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人们生活在“信息”和“控制”中的观点,其次举例印证这一观点,最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扩大提取信息的能力——即发展自动化技术,因此本题答案为B。
    8.【答案】A。解析:题干实际上是在说“为什么重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A项是在讲如何发展自动化的问题,属于方法论层面。B、C、D三项都是从信息本身出发论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本题答案为A。
    9.【答案】C。解析:由“古今中外记录流传下来的知识,专家的经验,都含有丰富的信息,就构成了知识信息源”可知,只有C项符合该定义。
    10.【答案】A。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自崔颢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附加题:1.答案:D 2.答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8 02:08 , Processed in 0.06304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