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2013辽宁公务员申论热点:涝情信息何必成疑云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省今年遭遇严重春涝,记者采访省气象局欲了解实时情况,一位工作人员神秘表示,对今春涝情及土壤墒情,气象部门已监测到非常详细的情况,但是不敢给记者,怕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难。
    这样的神秘遮掩并非个例。近年来,记者采访了解旱情、涝情、汛情及森林防火形势等信息时,屡屡遭遇推脱搪塞,即使最终提供,也往往寥寥数语、惜字如金,甚至使用一些被“处理”过的数据或情况敷衍了事。
    气象信息如此,一些地方政务信息不愿公开更不待言。桥梁垮塌、事故处理、“三公”经费、疾病疫情……屡屡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凡此种种,不仅使信息公开的相关条例束之高阁,更侵犯和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
    权威信息通常来自科学的监测和统计,不仅是领导的决策参考资料,更是百姓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参照数据。将本该公开的信息百般遮掩,欲说还休,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以气象信息为例,明明掌握信息却秘而不宣,是否就可以“根据需要”总结工作,甚至对上申请帮助?是否就可以免除决策有误、工作不力的担忧?是否就可以免除社会监督?坦诚公开与多方遮掩之间,折射的其实是一种态度和作风。
    推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需要的不仅是口号,更要实实在在的观念转变和行动。将重要信息准确、及时公开,理应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及负责人的重要认识。遮掩、推搪、躲避的习惯性做法不转变,就难以从根本上改进工作作风,也难以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和提高政府公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22:37 , Processed in 0.07550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