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6|回复: 0

2013年陕西公务员申论热点:媒体,别做社会不良情绪的推手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6-28 03: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陕西公务员申论热点:媒体,别做社会不良情绪的推手
    2013陕西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序幕,知满天公务员考试网也将第一时间为考生转载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告及笔试时间。更多陕西公务员相关考试动态敬请关注陕西人事考试网及陕西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
    一则“80后女副市长”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引起许多人的联想:其中是否有“潜规则”?当事人有无“背景”?传言满天飞的同时,包括本报在内的许多媒体介入了调查,试图还公众一个真相
    “80后女副市长”的疑云正在逐渐消退。而我们更关注: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事件呈现的复杂性,真相如何浮出水面?在热点事件与社会情绪的双重互动中,媒体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舆论矩阵中,媒体应发挥平衡作用
    在近年来的一系列热点事件中,不止一次出现众说纷纭的罗生门现象。除了辽宁东港“80后女副市长疑云”,近期的北京城管“抢棉衣争议”、湖南长沙“暴力救助事件”,甚至更早一些的“药家鑫案”,都曾引起网络上大范围围观,出现多个版本的叙述。尽显开放的舆论场中,芜杂的信息让人们陷入“真相困境”。这个时候,尤需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媒体介入,运用理性精神、专业调查,驱除笼罩在事件之上的迷雾。
    这种介入,越来越需要媒体定力和职业精神。在此前的周克华事件中,来自微博的转发数据为“真相突围”之难提供了注脚。数据表明,转发“未被击毙猜测”的,远远高于当地警方对事件的说明。事实上,从近年来多起公共事件的舆论指向看,有一个尴尬的特征:指责有关部门,往往比替有关部门说话容易引来点击量;追求情绪释放,比追求真相更易赢得掌声。
    变化的舆论格局和复杂的社会心态,无疑对媒体坚守客观立场、摈弃放任情绪提出更高要求。后续跟进的报道评论,是帮助还原事情真相、给出事实的同时疏导情绪,还是迎合一些标签化的简单推断、放大对立情绪?这是媒体在类似舆论事件中,应该拷问自己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3 20:49 , Processed in 0.06007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