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5|回复: 0

2015江苏公务员申论热点:上千非京学生每月往返京冀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异地寄宿上学:上千非京籍学生每月往返京冀
    274公里,这是田蓉(化名)和两个女儿之间的距离;3小时8分,这是两个女儿从衡水坐火车回京和田蓉团聚的车程。从衡水开往北京西站的Y502次列车,每月都有一次或两次机会搭载和田蓉女儿一样的几百名甚至上千名中小学生。父母在北京工作,在北京出生、长大,但由于没有户口日后无法在京高考,这些孩子被父母送到了衡水的寄宿学校,每月只有一次放假的机会坐火车集体返京。
    从十几年前有家长想到这种“异地寄宿上学”的办法到现在,往返于北京和衡水上学的孩子已经发展到至少上千人的规模,每个月衡水站和北京西站都会为这样的“集体上下学”开辟绿色通道。衡水的寄宿学校,靠着这些家长们的口口相传也越来越知名。
    站台:每月只有一次的“放学”
    11月29日晚8点30分,离从衡水开往北京西站的Y502次列车的到站时间还有15分钟,北京西站第二候车室旁已经有十几位家长在等待,“你们都是Y502接车的吗?直接进去吧!”站长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对于这样的场景已经见怪不怪,尽管眼下火车站已经不再销售站台票,但工作人员还是让家长进站接人了。距列车进站还有10分钟时,入站的闸口正式打开。家长们以极快的速度涌入站台,站台上不一会儿就汇集了两百多名家长。
    “你家孩子表现不错吧”、“车怎么还不来,会不会晚点了”,早早来到站台的田蓉一边和家长们议论着,一边不停地看着表,向车来的方向张望。终于,悠长的汽笛声和耀眼的灯光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围上前去。
    “Y502次列车即将进站,请接站人员做好接车准备。”晚上8点52分,随着北京西站的广播响起,略有些晚点的Y502次列车进站。列车还在缓缓地前行,车厢里的孩子们已经站起身来。他们大多穿着红色或蓝色的校服,背着鼓鼓的双肩包,一边排队一边向外望着。家长们的目光也在逐个车厢“扫视”,当两双眼睛的目光连成一线的时候,彼此都露出了笑容。田蓉看到了自己小女儿慧茹的身影,拍了拍车窗。小姑娘回头之后,兴奋地招手回应着。
    列车停稳,车门打开,先出来的老师不停地喊着,“四年级的往这边走!”不时地拿起哨子吹着排队的口令。孩子们拉着行李箱走下车来,不断有从身边经过的家长来问,“五年级在哪儿啊?”“一年级的出来了吗?”找到孩子的家长赶紧抢过孩子的行李,填好接送登记卡交给老师,完成最后的交接。
    还有几百个家长选择在北二出站口等待,看到有孩子出来了,他们都踮脚、探头张望着。带队的老师们在出站口拉起一条警戒带,几百个孩子陆陆续续地找到了自己的家长。
    这些乘坐火车抵京的孩子是衡水寄宿学校的学生,这样的场景在北京西站一个月会出现一两次。送完孩子,老师们要坐晚上11点的K619次列车回到衡水,回到学校的时候,通常都是凌晨2点30分以后了。5天后,他们再到北京接孩子们返校。
    寄宿:不知名的“著名学校”
    穿红色校服的孩子来自衡水英才学校,他们的领队魏老师是衡水英才学校六年级的一名班主任。
    魏老师每个月带着孩子们往返北京,已经持续了七八年,三年前他成为了领队。“那时孩子还没这么多,有300多人吧”。常年的陪伴让他和孩子们感情很深,有孩子不断来和他打招呼“魏老师再见”,他便从黑色单肩包里拿出一包巧克力豆或者一包饼干送给他们。
    学生从北京坐火车去衡水上学,早在魏老师从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魏老师说,1998年衡水英才学校建成时,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现在英才学校有4000多名学生,其中近800名都是“候鸟”。平时,孩子们在衡水寄宿,每个月末有五天的假期回到北京的家、与父母团聚,“享受”和普通孩子一样看电视、玩电脑、被爸妈照顾的生活。
    每个月10日,魏老师和其他班上的老师们开始统计孩子的坐车情况,向家长打电话确认、收钱、和火车站定好时间。衡水站会为学校单独开一个售票窗口,收好有效证件,放假前同学校核实学生坐车信息。到了月末,英才学校安排20多辆公交车把孩子们送到火车站,衡水站为孩子辟出候车专区和专门的通道,尽量不与其他乘客接触。他们安排赴京的Y502在第一站台,这样孩子们不用走地下通道,以保证安全。单是来自英才学校返京的学生,一般都能坐满六七节车厢,每个车厢118人。
    衡水英才学校这样的寄宿学校可能对很多身在北京的人来说很陌生,但靠着家长们的口口相传,这所学校在“北漂”群体中已经颇有名气,招收的学生已经不再仅限于衡水或河北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
    魏老师曾经教过一个老家在河南的学生小袁。小袁的父母在北京做生意,没有过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偶然的机会听到河北的生意伙伴说很多人把孩子送到了衡水读书,小袁的父母调查了一番之后,在孩子五年级时决定让他转学。现在的小袁,已经是衡水重点高中的学生。
    选择:晚回去不如早回去
    在衡水,除了英才学校,还有两所寄宿学校招收在京务工人员的子女,孩子们都是在学校的组织下集体出京返京,每月唯一一次和父母团聚的机会如同候鸟归乡。
    家长们选择衡水的寄宿学校更多的还是出于无奈。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北京工作多年,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多年前,他们来到北京找到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然后在北京结婚、生子。有的有了车、买了房、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有的仍作为普通的打工者,在北京过着辛苦却也满足的生活。等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没有北京户口的他们开始犯愁,衡水成了他们无奈的“希望之地”。
    老家是邯郸的尚洁(化名)在女儿佳佳上二年级时决定让她转学到衡水。尚洁2002年来到北京,帮助舅舅的生意,后来认识了在丰台区一家综合市场工作的丈夫,再后来有了佳佳,一家人一直租住在丰台的一处平房。佳佳在北京出生,上了北京的幼儿园。上小学时,通过“关系”进入了丰台区的一所公立小学。
    “当时我和孩子爸爸都在工作,家里老人年纪也大,不可能来北京照顾孩子。我文化水平不高,一年级还能辅导,觉得以后就不太行了。听一些老乡说衡水有寄宿学校,升学率也不错。”尚女士说,佳佳最初在丰台上的虽然是公立小学,但里面的学生全是和佳佳一样的“外地孩子”,“因为北京孩子都想办法去了更好的学校,而且那学校里好一点的老师也都往其他学校跑,其实教育质量不高。”
    田蓉则比尚洁“觉悟”得更早,有三个女儿的她,二女儿一年级就转到了衡水,小女儿更是学前班时就被送到了衡水。她的大女儿仍在北京读书,“大女儿一直在北京上学,但是不能参加高考,学的东西不一样,回去考试意义不大,就直接上了职业学校。”田蓉说。
    田蓉来北京20多年,和妹妹在北京经营一家烟酒商店,已经在北京郊区买了房子,平时在城里租住。“虽然在这里这么多年,但是没有户口。孩子上学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第一大事,我们不能拿孩子的命运去赌。”田蓉说,如果到了高考前才让孩子临时回衡水,不止整个知识体系不一样,孩子心理也会有落差,“孩子从小在北京长大,不会说家乡话,各种习惯都不相同,怎么融入到当地的学校?”
    尚洁也认同田蓉的观点:“反正都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晚回去不如早回去,以河北那边的教育水平,晚些回去可能都跟不上的。”
    得失:在京多年已无法回头
    见到妈妈后,小女儿惠茹一刻不停地围在田蓉的身边,给妈妈展示同学送的小玩具,催着妈妈回家,“一个月只有这么一次,估计她想赶快回家看电视吧。” 田蓉说。
    二女儿小霖说,最想念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家附近的莲石湖公园是她和姐妹们最爱去的地方。在那里,妈妈陪她们骑车、放风筝。夏天的时候还下湖去摸小鱼,5厘米长的小鱼,一捞就是几十条,这是她们一个月才能和妈妈一起拥有一次的幸福时光。
    刚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小霖偷偷抹过好几次眼泪,“班上好多同学都哭过”。小霖说,班里像她这样的孩子有十几个,大都是在一遍一遍的眼泪里走过来的。在学校寄宿的日子需要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一开始挺难的,但现在衣服洗得可好了,有时候回家也会帮妈妈做点家务”。
    把从小一直带在身边、在北京上幼儿园的孩子送到衡水读书,从下定决心到真正行动也并不是那么容易。一位父亲说,刚把女儿送走的时候,一想起来就流泪:“如果孩子能在北京参加高考,我应该不会那么做。”“有没有想过离开北京,带着孩子回老家?”“没办法,在北京这么多年了,已经没法回头了。回去从头再来,也很难给孩子现在的条件。”
    佳佳在衡水寄宿虽然适应得很快,但也偷偷躲在被子里哭过几次。现在的佳佳已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同学们比较喜欢问我问题”。每次回家,佳佳的爸妈都会给她做最爱吃的虾,“基本一次能吃一盘。”佳佳不好意思地笑笑说。
    回到北京后,她常和妈妈一起看时下流行的电视剧,还经常和同学一起在公园玩,“和我玩得好的几个也都是每个月坐火车回家的。”佳佳很多小伙伴的父母在北京已经有了不小的生意,“有做房地产的”,但同样选择把孩子送到衡水寄宿。
    佳佳说,在衡水上寄宿学校,老师能督促学习、照顾生活,没什么不好。“那你觉得衡水、邯郸是你的家,还是北京是你的家?”“我还是觉得北京是我的家”。
    对话:我们在北京, 没打算回去
    北青报:在孩子上小学前,一直都跟着爸妈,突然让她们去衡水寄宿,有没有觉得不舍得?
    尚洁:我心比较大,但是孩子他爸受不了,一开始还抹眼泪了,但没办法。
    田蓉:当时确实也考虑了很多,但如果现在不忍心离开孩子,到了快高考才让她回去,很难融入、跟上进度,所以决定从小就让孩子去适应衡水的环境。
    北青报:有没有想过离开北京?因为在北京住房条件不是很好,比较辛苦,为什么不考虑回家发展,带上孩子一起?
    尚洁:我这个人很知足,不觉得没有房子就不叫家了。我们在北京十好几年了,没打算回去。不过因为孩子上学,我们也考虑是不是要回邯郸买房,而且确实在北京也不可能买房子。
    田蓉:我没怎么在衡水待过,回衡水比在北京好还是差都是未知。我在北京做生意可以保证孩子的生活。孩子们都很懂事,她们理解父母的选择。
    北青报:以后打算怎么办,想让孩子回来吗?
    尚洁:暂时没有打算。现在再回北京,找人都进不去。我知道有想家回来的孩子,只能上打工子弟学校,条件根本不行。现在孩子还小,说不定以后高考政策就放开了,我们还可以考虑来北京上学。如果政策不变,还是想在衡水,争取考上重点中学。我们是邯郸人,不太了解在衡水怎么考中学,实在不行就回邯郸。未来,能考上北京的大学最好了,毕竟是大城市,机会多。
    田蓉:我准备初中就让女儿转学,上衡水五中,那边更容易考上重点的衡水一中。我打算让孩子们一直在衡水上下去,能考上好大学。毕竟衡水的教育质量大家都知道,很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25 07:57 , Processed in 0.07229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