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28 02: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开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参考答案
一、请用 200 字以内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20 分)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但又做出种种限定,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在实施过程中,经济适用住房存在富人买经济适用房,面积超限、品质下降,和商品房同质不同价,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等问题,使得经济适用房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有人认为应当取消经济适用房政策,但也人认为应当通过明确经济适用房的居住功能,明确经济适用房供给对象,大力加强廉租房建设等措施来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
二、根据给定资料内容,分析我国目前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限400 字内。(30 分)
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兹分析我国当前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第一,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缺少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购买及使用经济适用房的程序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存在高价倒卖房号、富人买经济适用房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 政府为经济适用房提供各项优惠政策,使得开发商利润下降,房地产商为追求利润,盲目扩大房屋面积建设,使城市低收入家庭买房负担加重。
第三, 为提高住房容积率降低造价,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存在弊端。
第四, 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同质不同价,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经济适用房实行统一价,使得开发商借机“炒号”, 造成经济适用房产权不明确,经济适用房制度有失公平。
第五, 经济适用房无法给当地政府带来较多的财政性收入,然而它又是考核政府业绩的重要指标,不能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积极性。
第六, 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使政策的实施在某些环节上存在漏洞,得不到有力的管理和监督。
三、根据给定资料内容,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限lOOO 字内。 (50分)
多管齐下,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
所谓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政策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必要之举,也是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的具体体现,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经济适用房确实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还曾发挥了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作用。但经济适用房在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高价倒卖房号、富人买经济适用房等违法违规行为。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
1. 加快建设我国的社会公信体系。首先要建立严格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 实现各大银行间的联网, 个人帐户一卡制, 使个人收入状况有据可查, 除工资收入外, 其他灵活收入( 如资产收入、经营收入等) 也要纳入申报范围, 以此作为划分低、中、高收入阶层的依据从源头上防止收入状况作假。其次, 落实购房实名制, 理顺家庭为单位的亲缘关系, 防止利用其他亲属名义为自己购房谋利。再次, 加强对地产商开发过程的监督, 使开发成本透明化, 使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 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弱化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功能。减少高收入家庭把经济适用房当作投资的机会。比如严格执行经济适用房取得产权证明5 年以后才可以入市交易的规定;经济适用房交易过户时,补交政府减免的地价和税费优惠;对租赁收益征收高额所得税;对转让收益征收高额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同等条件下,政府保留对经济适用房的收购和承租优先权等等。
3. 改变补贴方式,对经济适用房的补贴方式由“砖头补贴”改为“人头补贴”。“补砖头”的方式实际上是通过限定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来将补贴一次性发放给购房者,是一种间接的补贴方式。但财政补贴需要经过开发商这一环节并通过销售的完成才能落实到购买者身上,政府还要付出高额的监管成本。“人头补贴”属于财政补贴中的货币补贴方式,补贴被直接发放给中低收入家庭。这种补贴方式省去了中间开发建设和销售的过渡环节,减少了政府的行政监管成本,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使经济适用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对中低收入者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盲目否认或随意借鉴外来经验都是不可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