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电子工业的增长景气曲线与效益景气曲线趋态一致
Ⅱ.2004年电子工业经济效益呈现近几年最好的态势
Ⅲ.2004年4月份景气指数在近两年来为最高点
Ⅳ.电子工业增长景气指数最高,,,时,效益景气不一定最,好
A.Ⅰ、ⅢB.Ⅱ、Ⅲ、ⅣC.Ⅲ、ⅣD.Ⅱ、Ⅳ
(3)根据下段资料回答126-130题
某地区的全年财政收入完成6.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6%,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营业税2.89亿元,增长18.9%,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1.5%,拉动财政收入增长8个百分点;房产税1.2亿元,增长32.3%,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7.2%,拉动财政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增值税0.75亿元,增长3.2%,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0.8%,拉动财政收入增长0.4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0.71亿元,增长15.1%,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0.2%,拉动财政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其他科目合计1.42亿元,增长29.6%,占全区财政收入的20.3%,拉动财政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
126.该地区去年的增值税为多少亿元?()
A.0.774B.0.727C.0.726D.0.775
127.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一共拉动财政收入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
A.9.6B.8C.13.1D.8.4
128.房产税占全区财政收入的比例增加了多少?()
A.2.0%B.1.8%C.1.6%D.1.5%
129.全年财政收入的计划是多少亿元?()
A.5.78B.6.03C.6.30D.6.45
130.其他科目的财政收入增长了多少亿元?()
A.0.420B.0.324C.0.368D.0.402
(4)根据下表回答131-135题
2004年全国主要机械产品产量统计表
053658dffa3852827993b093c8387c5028.jpg
131.下列对2004年1-12月份主要机械产品产量描述不正确的是()。
A.2004年1月以来,机械整体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B.小型拖拉机产量在2004年全年呈负增长趋势,市场低迷
C.大中型拖拉机市场的火爆,反映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购买力增强
D.2004年饲料加T机械产量呈负增长趋势
132.2003年包装机械产量为()。
A.58947台B.56110台C.66038台D.49831台
133.2004年12月份,化工设备产量较2003年同期增加多少吨?()
A.7823.64B.5287.29C.1495.33D.34799.76
134.2003年12月份,工业锅炉产量占2003年饲料加工机械产量的(
A.14.2%B.13.2%C.11.0%D.11.9%
135.下面哪项陈述可以从上表中得出?()
Ⅰ.机车生产在2004年上半年增长率低甚至处于负增长态势
Ⅱ.民用钢质船舶、发电设备在2004年呈成倍增长态势,反映出全国煤电油运紧张
Ⅲ.冶炼设备在2004年度,前期增幅高,后期猛跌
A.仅有ⅠB.仅有ⅡC.仅有Ⅱ、ⅢD.仅有Ⅰ、Ⅱ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解析
1.B[解析]这是一列以2为首项,7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空缺项应为37。
2.B[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组成一列以21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内应为159+24=183。
3.B[解析]225=152,196=142,169=132,121=1l2,故括号内应为144=122。
4.D[解析](2,6),(13,39),(15,45),(23,),可见空缺处的数字是前一个数字的3倍,故空缺项为69。
5.B[解析]隔项等差数列。奇数项组成的数列是一列以22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而偶数项组成的数列是一列以33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内应为31-2=29。
6.D[解析]根据前两个图形,可以看出规律为:圆圈的上边两数之和等于下边两数之和,故问号处应为20+15-10=25。
7.A[解析]根据前两个图形,可以看出规律为:(15+1)=(3+1)2,20+5=(3+2)2,16+20=(4+?)2,?=-4=2。
8.B[解析]根据前两个图形,可以看出规律为:巾间的数字为其他四个数字之和的两倍,故问号处应为2x(3+12+6+0)=42。
9.B[解析]根据前两个图形,可以看出规律为:中间的数字为对角线上两数字之和再减去1。故问号处应为15+16-1=11+20-1=30。
10.C[解析]根据前两个图形,可以看出规律为:左边两数之和减去右边两数之和为中间数字,故问号处应为(21+9)-(2+17)=11。
11.C[解析]原式=(19961996+1)×19971996-19961996×(19971996+1)=19971996-19961996=10000
12.D[解析]请注意,本题问的是亮的灯。4÷6=66.7%。
13.B[解析]本题计算式为(450×100)/90-450=50(人)。
14.B[解析]此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我们可以把全工程看作“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所以需1/(1/15+1/10)=6(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