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余年的风光之后,全国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买方市场彻底取代了卖方市场,浙江经济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又一个“先发优势”,已难以快速牵动浙江经济这列越来越庞大的列车,经济发展的“硬件”制约也开始浮出水面。在某市,除基本农田外,可用于建设的耕地,按去年速度,再有七年,将全部用完。而在全省,土地资源紧缺现象已是普遍存在。2004年夏天为让电于民,义乌2万多家工厂一度全部停工,全国电力缺口1/4在浙江。地处江南水乡的浙江近年来还面临严重的“水荒”威胁,结构性和水质性缺水已经开始困扰城乡。慈溪、玉环等城市,去年盛夏高温季节,不少家庭异地大批购买瓶装矿泉水,以补充用水不足。省经贸委、发改委的同志给我们算能源帐:浙江的一次性能源,95%来自省外;浙江的经济还属于高投入、高耗能型。去年全省GDP增长14%,用电增长了22%。能源、资源、环境制约发展,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感受格外深切。
3
(11)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浙商对政府的要求也日益“苛刻”。省长吕祖善表示,浙江地方政府长期以来的“无为而治”,固然释放了民间的创业激情,但也使自己养成了“惰性”。浙江以后应像苏南许多地方政府一样,全力打造“有为”政府。省工商部门开展了企业创牌活动,争取用三年时间,在民营企业中培育1000个知名商号,1000件著名商标,30个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使浙江企业真正走上物理资本和伦理资本双重积累的正道,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抬头挺胸走天下。
已经保持了25年高速增长的“浙江列车”,究竟还能快跑多久? 二、申论要求:
一、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上述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二、省政府要实现从“无为而治”到打造“有为”政府的转变,下列那些不属于打造“有为”政府的正确措施?请指出并分别说明为什么,字数不超过300字。(30分)
A. 政府应该把该管的管好。比如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应该而且只能由企业自己决定;但在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上,一定要由政府决定。
B. 政府尽可能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倡导在经济活动中政府唱主角。
C. 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理。
D. 营造发展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使之成为各级政府的附属机构。
E. 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并使它逐步占支配地位。
F. 改革“审批经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杜绝乱收费和垄断部门的寻租行为。
三、结合给定的资料,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