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回复: 0

申论热点:不能让应试教育在补习班回潮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4 16: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能让应试教育在补习班回潮
    近日,一则校外补习班把孩子逼哭的报道再次引发了舆论热议。这些用“互联网+”“用户导向”等时髦概念包装的补习班,教学模式却散发着“唯分数论”的陈腐气味,实质是把应试教育从校内搬到了校外。
    这些补习班把考试分数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并且通过频繁的考试不断强化分数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唯分数论”的氛围,把“成绩好才算好学生、奥数好才是真的好”树立成一个绝对标准。眼下,这样的补习班日益受到父母们追捧,使得这种错误的“好学生”的标准大行其道。
    在“唯分数论”教育体制引导下,补习班多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超前超难知识和机械的解题套路,扼杀了学生学习兴趣,遏制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孩子被塑造成“解题机器”,家长们却乐此不疲,为了让孩子成为补习班里的“好学生”,甘愿剥夺孩子童年的种种美好。
    对补习班的种种弊病家长们并非不知晓,思前想后还是“拉着孩子往火坑里跳”。一些补习班甚至火爆到“一席难求”。根本原因还在于其和优质教育资源紧密“挂钩”。尽管小升初已经取消考试,电脑派位、就近入学。但进入初中后,孩子往往要面临分班考试。在国家三令五申之下,优质教学班的名称从“火箭班”“超长班”到“素质班”“兴趣班”不断降格,但标准却从未降低,甚至不断提高。在小学阶段教学内容大致相同情况下,要通过分班考试“掐尖儿”,只能考那些超前、超难的内容。形形色色的补习班瞄准的就是这个市场。
    补习班树立的“好学生”评判标准与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方向颇为背离。一个在各类补习班疲于奔波的孩子怎么可能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如何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呢?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国家的目标,是家长的心愿,更是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责任。要防止应试教育在补习班回潮,首先要让推行素质教育的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在初中阶段取缔分快慢班的做法,让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此外,要扩大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中小学阶段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4:27 , Processed in 0.06046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