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回复: 0

申论热点解析:正确看待“单独二胎”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4 16: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卫计委1周3次回应放开单独二胎    8月,国家卫计委宣布,正在组织调研我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关系,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和方案。2日,有媒体称单独二胎有望重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同日,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公开回应,国家卫计委正在组织调查研究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和方案。
    8月6日,国家卫计委印发《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实施计划,其中提出了要完善生育政策,适时出台调整方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同日,毛群安向采访的记者表示,现在很多人把生几个孩子狭义地理解为生育政策,事实上,生育政策包括非常庞杂的内容,如果把调整生育政策简单地理解为二胎又有放开的迹象这明显是不正确的,这和是否放开单独二胎或者二胎政策不是一回事。
    我国19省取消生育间隔
    在我国,生育间隔主要指可生二胎的夫妇,生育第一个孩子到生育第二个孩子间隔的时间。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纷纷依照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地方计生条例中规定,符合生二胎政策的夫妇,要拉长生育间隔。这个间隔通常是4年,有的是3年。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9省份相继取消生育间隔。
    专家:中国正处于政策转折点上
    据统计,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总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已经低于国际公认的2.1的人口更替水平。进入21世纪,中国持续维持低生育水平。另外,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正处于人口生育政策的转折点上:小家庭面对自然灾害、疾病灾害以及人为灾害的抵御能力在下降。把政策略微放松一点,对宏观人口年龄上和数量上的影响是不大,但对微观家庭来说,能够有效的改善家庭的人口结构。
    单独二胎政策假想,利弊如何权衡?    新一轮生育潮,中国受得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总人口13.54亿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自然增长率4.95,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11个县市和地区率先实行二胎政策试点。根据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2005年至2007年对上述地区的调查,二胎生育政策执行20年后,这些地区的生育水平不仅没有出现大幅反弹,一些地方还有所下降。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由于生活、教育成本的提高,低生育思维定式已在处于生育期的新生代家庭中悄然形成,实行单独二胎短期内也许会有人口增加,但从长远看不会对人口总量造成较大影响。
    人口红利优势,四两拨千斤?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15至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第一次下降。有专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归功于人口红利。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表示,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也是调整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放宽二胎后,新生儿无法迅速转化为劳动人口,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应对人口红利减少,归根结底要靠技术进步和解放生产力。
    老龄化危机,二胎能化解?
    根据学者的研究,从现在的人口结构看,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老龄化问题将非常严重。过去的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口号正在遭遇挑战。应对老龄化问题,中国的计生政策可以有些突破。近年来,老有所养引发关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达到2.02亿,平均每100人中,老年人口超过15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要实施普遍的二胎政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风险较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可以尝试单独二胎政策。
    单独二胎若放开,生还是不生?    如今单独二胎重现江湖,无疑撩动了很多父母的心弦,如果放开单独二胎,你愿意再生吗?据记者调查,55.6%的人表示愿意生二胎,独生子太寂寞了;不过也有近三成的网友感叹:生育成本太高,生不起!
    赞成:一个孩子太少,两个才能相互陪伴
    36岁的刘女士表示,听到这一政策可能会实施她非常兴奋。如果要实施的话,希望早点通知,好给我准备的时间。夏女士与老公都在事业单位工作,为单独家庭,对于单独二胎政策是否放开已关注多时。成长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夏女士感到受益匪浅,也得到同龄人的艳羡。在她看来,两个孩子除了互相陪伴,对学习为人处事也有很大帮助,比如孩子更懂得照顾人,不会认为所有宠爱和资源都是自己应得的。网友吾爱向日葵说:作为一个家庭条件还过得去的独生子女,自从婆婆生病后,觉得一个孩子真的是少了,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多生一个,免得以后有事,孩子都找不到人商量,一个人扛着真是辛苦啊!
    反对:生育成本高压力太大,一个足够
    此前,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统计在网上走红,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名列前四,排名第一的北京,生育成本高达276万元,深圳和广州的生育成本也均在200万元以上。来自单独家庭的涂先生表示,愿意生二胎,不过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广州养一个孩子都够辛苦了。网友@泥豆豆说:一个我都烦到死,孩子教育压力也大。老公说国家倒贴20万元也不生。与她持相同观点的人并不少见,大部分的理由也是成本太高、压力太大等。也有反对的网友认为只放开单独二胎是一种歧视,@老百姓咯就说:为何下一代生育的事情牵涉上一代?
    80后困惑:又贵又累,二胎到底生不生?
    作为80后的独生子女,如今很多人已步入婚育年龄。随着双独生子女家庭可以生二胎的规定在全国全覆盖,独生子女在政策层面步入二胎时代。然而,当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传统观念遭遇城市生活高额成本和抚养孩子巨额费用时,是否生二胎就成为一个纠结的话题,独生子女一代遭遇了生育之惑。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独生子女的成长背景,也让许多80后父母害怕承受二胎的负担。有些80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人口政策持续不变,一些80后的老年生活可能面临问题。
    能不能生?要先做好身心准备
    除了生与不生的主动选择题外,相当部分的单独家庭或许还将面临能不能生的被动选择题。单独家庭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中叶到80年代初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相当部分的人年龄在三十五岁上下,等到政策放开再申请拿到准生证,真要生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将奔四了。女性35岁以上,由于卵子的老化,生育能力会下降50%;40岁以上胎儿畸形的比例也会大大增加,以唐氏综合症为例,30岁以前是1/800,35岁以上是1/180,到了40岁以上就高达1/50。因此,如果政策放开,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也要做好身心的准备,最好到医院进行孕前检查,看看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怀孕。
    生不生二胎绝不只是放开一纸禁令    近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目前已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对政府来说,生不生二胎绝不只是放开一纸禁令那么简单,需要全方位的细致考量。从生育意愿和抚养成本的角度看,多生一个孩子需要个人和家庭的理性规划,而从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看,每增加一个人口都需要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应跟进。
    在理性和互动中完善生育政策
    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依据国情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生育政策将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计划生育政策从1982年纳入基本国策以来,为我国控制人口总量、提升国民素质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当前,面对放开单独二胎的民意热潮,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主动倾听,又要审慎部署,既要尊重每个家庭的意愿权利,也要考虑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其难度是不言自明的。
    生育政策调整的窗口期就在当前
    中国轻松坐享人口红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不只是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而且也受社保完善、城市生活压力、娱乐丰富、文明提高等因素影响,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生育率大幅下降,我国已经面临社会出生率负增长的现实压力。生育政策调整是大趋势,关键是在什么时候调整。卫计委所说的适时调整,那么什么时候才是调整的最佳时机?综合各方情况来看,当前一两年正是政策调整的最佳窗口期。
    结语:单独二胎政策近期再度引起社会关注。政策尚未实行,现在讨论生与不生的问题或许为时尚早。但生育政策的完善,一定是在政府和公众的积极互动、理性讨论中向前推进的。公众在期待,更应积极参与。
    》》》相关推荐: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
    》》》相关推荐:中政教育申论热点:养老保险改革为何受阻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辅导,关注南京中政教育官方微信:zzex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22:04 , Processed in 0.08821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