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复: 0

申论热点解析:“卖馒头许可证”背后的启示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4 16: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7月9日,甘肃省质监局叫停已暂行14个月的《甘肃省生产加工食品小作坊加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加工油条、卖馒头都需要办行政许可证。甘肃省质监局承认该暂行办法在许可和处罚设定上缺少上位法依据。
    在暂行了14个月后,卖馒头许可终于去也匆匆。它留下的口碑剪影,并不亮丽:在扩权冲动下,审批的触角延伸,过度泛滥,最终受伤的,是遍布街头的小作坊经营者。正因如此,它甫一出炉,就引发如潮的争议。
    也许,卖馒头许可不乏政策善意:在食品安全千疮百孔的当下,监管无缝化,成了不二的纾解之方。小作坊式生产,因进入门槛极低,管束路径单一,游弋于监管盲区,俨然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实施卖馒头许可,或意在抬高准入门槛,将监管端口下移,增强治理的有序性。
    可问题是,有了行政许可,就能为监管补漏吗?众所周知,审批程序的繁琐,易造成行政效能的低下。更何况,审批的附生弊端,还会导致滥立收费名目、扩充寻租空间,更易让贩夫走卒、小作坊主们受到伤害,徒增奔走之苦。
    卖馒头许可,并非监管补丁,充其量是无序扩权。它含混了审批鞭长可及的边界,也难以替代市场的淘汰机制、调节作用,只会损伤市场肌理。小作坊生产,固然缺乏安全屏障,但以证代管,终属惰政;填补安全缝隙,更需监管缜密到位和技术提升,如卫生抽检、鼓励坊间监督等。
    证非规定不可设,应是简化审批的题中之义。行政效能的提升,当剥离臃肿的许可程序,为审批瘦身。在食品领域,国家法律已在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设定了三项行政许可,加工食品许可并非其外延,只是画蛇添足式的创设。在我国行政许可法规中明文规定,任何规范性的文件都不可设定行政许可。而卖馒头许可,缺少上位法依据,无异于赘肉一块。
    审批之手乱伸,让证治乱象丛生,卖馒头许可证,只是其缩影。早些时候,公益搜救队下水打捞溺水者,却被打捞许可证拦在门外,就让杂草一般的证成众矢之的。曾有网民发帖《中国人一生需要多少个证书?》,列举我们一生需办证件,如家庭婚姻类的、身份类的、学习工作类的等,总计多达80余种,不少人戏称我们是进入了纸器时代。
    许可证的野蛮生长,备受诟病。审批的超重,混淆了公私域,也模糊了市场自由与行政监管的界限。故而,减少不必要的审批,已成政府效能风暴的重点指向。当审批回到非必需,则不设的准线,治理才不至于坠入许可证窠臼。
    一切多余的许可证,都应删繁就简。
    》》》相关推荐:中政教育申论热点:建立健全罢免官员的复出机制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辅导,关注南京中政教育官方微信:zzex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20:35 , Processed in 0.07186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