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回复: 0

行测知识模拟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4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政教育www.jszzexam.com精选行测试题。
    1.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形成专门消费基金,对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时进行社会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是(    )。
    A.工伤保险
    B.退伍军人安置费
    C.国家向洪水灾区人民发放生活救济
    D.旅客人身伤害保险
    2.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是(    )。
    A.王某是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失在他车上价值5 000元的物品占为己有
    B.刘某是某建筑公司一工地的材料工人,负责工地模板等物品的调拨,几次私自将公司的建筑模板卖给一个过路的车主,共卖了2万元
    C.刘某是单位的保管员,一天他趁其他同事不注意的时候,将一个200元的录音机拿回家给儿子用
    D.赵某是一大钢铁公司的会计师,为了增加公司的利润私自做假账,使公司偷税高达200万余元
    3.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受贿的是(    )。
    A.某建筑公司以女色拉拢市长对工程招、投标实施影响
    B.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李局长,因个人恩怨,故意刁难申请开办公司的张某。张某便出钱请与李局长熟识的刘某为其疏通。刘某收下张某的5 000元钱,但未做任何疏通工作
    C.杨某为某县副县长,主管外贸。杨某生性贪婪,认为下面的人都应该向自己纳贡。但他又怕脏了自己的手,遂指示其妻子向本县辖区内的各外贸企业打电话,让他们表表孝心,各公司老总为了本公司的前途,遂大包小包地给杨某送礼
    D.某大型广告公司业务员李某,经常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和其他公司的业务往来中收取对方支付的好处费、回扣
    4.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下面做法不符合一事不再罚规定的是(    )。
    A.张某回国携带应申报物品而没有向海关申报,海关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走私,对其做出没收物品,并罚款人民币2 000元的处罚
    B.个体户杨某在贩卖生猪时被“生猪办”执法人员查出没有完税凭证,并且拒绝申报纳税。“生猪办”执法人员遂通知公安机关以妨碍公务为名将其留置盘查48小时。后国税分局根据“生猪办”认定的事实,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杨某没有按照规定申报纳税处以罚款900元
    C.某县有一饮食店,未在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登记就开始营业,半年后被工商部门查获罚款。县地税局通过调查,对该饮食店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补税、并缴纳加收滞纳金和罚款
    D.某甲是河北人,在北京打工。因为多生一孩违反了地方法规的规定,已经依据北京市某区计划生育部门的决定在北京缴纳了社会抚养费。某甲在回家探亲时,其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部门根据河北省有关规定亦对某甲的超生行为征收了社会抚养费
    5.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下列不属于回避条件作用的是(    )。
    A.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
    B.碰到烫的东西,赶紧缩回手来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去
    D.害怕见生人不敢上街
    1.A【解析】选项B不符合定义中“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时进行社会帮助”的条件,C和D项则不符合“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形成专门消费基金”的要求。A项国家有专门的《工伤保险条例》要求企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这一费用。
    2.B【解析】选项A中王某占有的并非“本单位财物”; C项中刘某占有的是一个200元的收音机,不符合定义中“数额较大的行为”的条件;D项中赵某则是为了增加公司的利润而不是“占为己有”,只有B项中刘某的行为符合定义。
    3.C【解析】选项A中女色不是“他人财物”;B项中刘某未做任何疏通工作,不符合“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D项中的李某则不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故只有C项符合定义。
    4.D【解析】D项中的某甲因“同一个违法行为”即超生被处以两次罚款,因此不符合“一事不再罚”规定,而其它三个选项中都没有给当事人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故选D项。
    5.C【解析】本题的关键词在于“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而选项C中只是“暂时离去”,没有出现定义中所描述的情况,其它选项则都符合定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20:38 , Processed in 0.06098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