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15年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4-13 04: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概念。它是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理论。
    教师专业成长的构成要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包括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
     三、教师心理素质
     1.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的含义。它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中生成和积淀的社会文化素养、教育专业才能和人格心理品质。
    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包括一般心理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含义。它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能力。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专业发展学校培训模式。
     2.教师的人格品质
    教师的人格品质概念。它指教师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特征。
    教师的人格品质影响因素。
    教师的人格问题与调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3 05: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3.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
    职业认同概念。指一个人从内心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
    教师的职业认同概念。指教师对教育、教师职业和教师自身的一种动态建构的过程,是教师自身与教师职业持续作用的结果。
    教师的职业认同要素。职业认识、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等。
    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4.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概念。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主体觉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历程。自我意识也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
    自我意识的结构与类型。
    自我意识的作用。自我意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
    提高自我意识的途径。他人观察与自我观察、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对自身活动结果的反思
     5.情绪表达概念
    情绪表达概念。情绪表达指行为活动表露于外,从而显现其心理感受,借以达到个体将其情绪经验与外在沟通的目的。
    情绪表达层次。向自我表达、向他人表达、向环境表达、升华表达。
     6.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结构。人际交往包括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
    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教师间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4-13 06: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7.职业适应
    职业适应的概念。职业适应指在积极的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和维持的职业心态、职业能力、职业关系等与职业劳动及其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
    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表现和原因。如从业能力不足,角色转换迟滞,缺乏协调的职业关系,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信念缺失。
     8.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热爱教育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自我意识;健康的情绪体验与调控;意志坚强,具有教育独立性;对教育积极进取。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条件。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建构完善的心理调节机制;完善人格、保持平和心态、提高整体素质、体验职业乐趣。
     第三节 学习心理
     一、学习理论
     1.学习基本概念
    学习的含义。学习是作为个体的一种适应性活动,是在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一系列的反映动作在内部构建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学习可以通过行为变化表现出来;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学习的分类。
     2.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作用说,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早期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4-13 06: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学习动机的含义、理论、激发与培养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指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学习动机的作用。定向、激发和维持、调节。
    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的培养包括成就动机的培养、成败归因训练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三、学习策略概念和结构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
    学习策略的结构。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
    掌握知识的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学习监控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四、分类学习
     1.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含义。知识通常有两种意义,一种指人类知识,即经常以书籍、计算机或其他载体来储存,构成人类所具有的信息总和;另一种指个体知识,即个体的头脑中所具有的信息总和。
    知识的类型。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知识的建构。陈述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同化,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产生式。
    知识的理解。
    错误概念的转变。
    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迁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4-13 0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2.技能的学习。
    技能的含义。技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它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技能的类型。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3.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
    问题的含义。它是给定信息与目标之间的某些障碍。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解决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解决疑难的过程,或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产生新答案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理解和表征阶段;寻求解答阶段;尝试解答阶段;评价反思阶段。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关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力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的含义。能力观、过程观、人格观、创造性产品观。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创造性认知品质、创造性人格品质和创造性适应品质。
    创造性学习的培养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4-13 08: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教师职业素养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规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矛盾行为的准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敬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特点、功能、基本原则和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点。使用的针对性,要求的双重性(教师和育人),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示范性),行为的典型性,影响的广泛和深远性。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功能。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原则的含义。它是一定阶级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基本原则包括教书育人原则、乐政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和依法从教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评价方式。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含义和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内化的活动,它是通过外部教育督促和个人努力,将外在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个人道德品质并付诸行动的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内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4-13 08: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原因
    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原因。之所以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是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需要,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完善人格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教师对自身职业的低认同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有些教师公平民主观念的缺乏与学生渴望受尊重的矛盾,教师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与实际言行的失范矛盾。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不受重视,教师岗前职业道德培养没有形成成效的模式。
     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任务和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任务。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磨练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习惯。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途径和意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途径主要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培养教师社会主义师德品质重要环节,是纠正不良教风、校风有力手段,也是加强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有:职业针对性、自教互教性、同时多端性和渐进重复性。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方法包括:说理疏导法,榜样教育法,对比教育法,个别教育法和实践锻炼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环节。
     第二节 教师专业标准与素养结构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含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3 09: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基本内容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二)专业知识
    学生发展的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三)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三、教师素养内容和特点
    教师素养的内容。教师素养指教师的修养,包括教师思想素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
    教师素养的特点。整体性、稳定性、普遍性、社会性和自觉性。
     四、教师的能力素养
    教师能力素养的基本结构。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基础能力素养、职业能力素养和育人能力素养。
    教师的基础能力素养基本结构。教师基础能力素养包括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观的智能素养—观察能力,具有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条理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丰富、合理、新颖的想象能力,准确、迅速、持久、系统的记忆能力,言语能力素养和教师体语能力。
    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基本结构。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包括教学能力素养、课堂管理能力素养和课堂施教能力素养。
    教师育人能力素养基本结构。教师育人能力素养包括心理沟通能力素养、行为辅导能力素养、班级管理能力素养和教育科学能力素养。
     五、教师的身心素养
    教师的心理素养结构。教师的心理素养包括教师的认知素养、教师的情感素养和教师的意志素养。
    教师的身体素养培养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3 12:49 , Processed in 0.07273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