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 阳城(河南登封) | 禹、桀 |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进入奴隶社会 |
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 初期定都亳(河南商丘),
后期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 | 汤、纣 | 盘庚迁都;
青铜器冶炼(后母戊鼎) |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 镐京(陕西西安) | 周武王、周幽王 | 国人暴动; |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商鞅变法;都江堰 |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 咸阳
(陕西西安) | 秦始皇 | 郡县制;
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
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楚汉相争 |
西汉(公元前202-A.D.9) | 长安
(陕西西安) | 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 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史记》;抗击匈奴;王莽改制 |
东汉(25-220) | 洛阳
(河南洛阳) | 光武帝刘秀 | 绿林军起义;光武中兴;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三国(220-280) | 曹魏(洛阳)
蜀汉(成都)
孙吴(建业) | 曹丕、
刘备、
孙权 | 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顾茅庐、乐不思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两晋(265-420) | 西晋洛阳
东晋建康 | 晋武帝司马炎、晋元帝司马睿 |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南北朝(420-589) |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隋朝(581-618) | 大兴城 |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 开皇之治;开科举;京杭大运河;赵州桥 |
唐朝(618-907) | 长安(陕西西安)
武则天时期迁都洛阳 |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 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永徽之治;
武则天改唐为周;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经济重心南移;文成公主入藏; |
五代十国(907-960) | |
北宋(960-1127) | 东京(河南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宋神宗、宋徽宗 |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
澶渊之盟;庆历和议;靖康之变 |
南宋(1127-1279) | 临安(浙江杭州) | 岳飞抗金;绍兴和议;理学发展 |
元朝(1271-1368) | 大都(北京) | 忽必烈 | 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马可波罗来华;红巾军起义 |
明朝(1368-1644) | 初期定都应天(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 靖难之役;迁都北京;明长城修筑;
郑和下西洋;八股入科举;土木堡之变;戚继光抗倭;张居正变法;郑成功收复台湾;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李自成起义 |
清朝(1644-1912) | 北京 | 康熙、
雍正、
乾隆 | 进驻北京;康乾盛世;《尼布楚条约》;
文字狱;设台湾府;改土归流;驻藏大臣;金瓶掣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