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1

【2016年11月14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2 2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国考已经启动、地方公务员考试也即将陆续启动,华图网校为您精编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且更全面的复习知识。以下是:11月14日行测各类题型练习题解析。
    1、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由文段中前面提到的“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和第一空前面的“这些”代词指代作用,第一空应填入“微不足道”符合文义。第二空中,“各项基础工作要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加上第二空与“赢得好的口碑”构成必要条件关系,而顾客的期望是产品设计考虑细致而且能一直这样的稳定,“持之以恒”符合文义。故选D项
    【纠错】
    A项“随处可见”,B项“漫不经心”,C项“司空见惯”都不能与“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构成照应关系,无法用代词指代,故排除
    【释义】
    面面俱到、漫不经心、有的放矢、司空见惯、无微不至、微不足道、持之以恒
    “面面俱到”指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每一个方面都处理的很得当
    “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比喻自己不放在心上
    “有的放矢”指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微不足道”多用来形容人的力量、贡献或事物的数量、价值、意义等非常小;不值一提
    “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
    2、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7年国家《行测》真题2007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
    文段强调的是如何实现成功的“行销运作”,首句用“除了……还……更……”,表示二级递进的关联词,引导出文段的主题句,即强调其他部门对行销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文段的第二句话用如果引导了一个反面论证,从反面论证了行销部门必须和其他部门配合,由此可知D项正确
    【纠错】
    而A、B项都是围绕“该公司”来论述的在文段中该公司只是引出作者的观点,是例子部分,,而且文段也没有说到整合和合作的问题,所以不正确;C项无中生有,文段中根本没有提到经济效益的问题
    3、正确答案是 A。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
    文段中提到的《墨经》,是《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墨家著作的总集,是墨翟(人称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写的,他们把自己的科学知识、言论、主张、活动等集中起来汇编成《墨子》,是古人的方法论认识。在古奥的外表下,书中不会专门描写“数学、力学、光学等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会呈现有规则的罗列,或者是融合在一起,因此排除C、D项。再看第二空,古学与西方近代科学不可能完全一样“吻合”,因此最终答案为A项
    【纠错】
    B项“汇聚”、C项“罗列”、D项“融合”都是比较明显的,容易发现的,与文中的“古奥”表意不符,故排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2 23: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4、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文段前面提到方回对朱熹的诗抬举过分,接着剖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在第一空由“势必”引导出结论,因此第一空因与“抬举过分”构成前后照应的关系,只有“进退失据”,含有前进和后退都失了依据,把握不好尺度之义,第二空前有“或”字,表面前后应为并列关系,因此“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构成并列。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纠错】
    A项“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并未表明难在何处,而文段已明确说明难在“抬举过分”,是适度的问题,表意不够全面,故排除
    B项“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文中并无提及随着其他人的做法之意,故排除;D项“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文段并无迫于形势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之意,而只是强调“抬举过分”,故排除
    【释义】
    进退维谷、随波逐流、进退失据、骑虎难下、才短思塞、博采众长、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进退维谷”指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进退失据”指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博采众长”指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扬长避短”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也作“避实击虚”
    5、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第一空前有限定词“鞭辟入里”,所填词语要与限定词搭配,鞭辟入里侧重“里”,形容分析透彻深入,切中要害,B项“远见卓识”侧重“远”,形容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里”与“远”不搭配,排除B项。再看第二空,“然而”一词表示转折,意为前后语义相对或相反,前半句强调“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然后话题一转,后半句强调“对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都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此处要填一个各有各见解的词语,D项“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符合题意。“各持己见”、“各执一端”指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重在“执”,文中仅在说明各有不同见解,并没有涉及到坚持论谁对谁错,因此A、C项排除,答案为D项
    【释义】
    不易之论、远见卓识、真知灼见、不刊之论、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各执一端、见仁见智
    “不易之论”指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远见卓识”指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真知灼见”指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各持己见”指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多用于讨论问题或论点阐述时
    “众说纷纭”指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171-16022311113529620.jpg

171-160223111135296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4:50 , Processed in 0.065524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