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3|回复: 0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95后学生霸气高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4-12 1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95后学生霸气高考
华图教育
    随着2014年国家公务员进入面试的名单陆续公布,面试已经迫在眉睫,而最难准备的社会热点新闻类成为了考生们普遍头疼的问题,该如何有效的备考此类面试题型,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特准备热点、模拟及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广大考生踏上胜利的彼岸。
    热点概述
    每每到高三复习阶段,全国各地的高考班级都会悬挂横幅激励学生。近日,记者在内江六中高三教学楼发现,除少数班级未悬挂标语横幅外,大多数班级都在黑板上方的位置拉上了红底白字的标语横幅,有的还是教室前后各一幅。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4年,我们一起上大学”、“拧成一股绳,搏下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这些标语,与记者以往见到的冲刺标语大同小异,以格言警句和古诗词为主。
    与这些标语相比,高三班教室里“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的标语显得与众不同。高三班的周海帆说,这条标语刚挂出来,就在整个高三引起了轰动。“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标语很个性,符合我们95后的气质,秒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种话从小听到大都听腻了。”
    记者了解到,此标语为该班学生徐汉龙提出,“我觉得高三生活太枯燥了,想用这种调侃的语言让大家放松一下。”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在班上征集冲刺标语时临时想出来的,却没想到得到了班上大多数同学的支持,最终入选班级冲刺标语。
    “这个标语是我们班集思广益,班内评选而定的。当时搜集了很多标语,但大家都比较认可徐汉龙提的这个,觉得‘有意思’‘有个性’‘轻松’。”
    据了解,该班为理科班,现有学生82人。在本学期开学一周后,班里便开始张罗冲刺标语的事。主要由班委主持,在班上向同学们征集冲刺标语,并对征集来的标语进行公开评选,投票决定谁能入选。“其实最初我不太认可这个标语,因为‘高富帅’‘滚’这样的词多少让人读起来感觉不那么舒服。但是事先已经明确了由同学们自主公选,入选的这个标语符合所有的程序,所以最终我也表示了赞成。既然为人师表,就要说话算话,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张所成说。
    该校政教处主任邓盛刚表示,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班级文化,此条毕业班冲刺标语虽然是颇具调侃意味的网络用语,但也不能否定其积极性。“在我看来,‘高富帅’代表的价值观并不可取,而‘滚’字感觉不太文雅,有些粗俗,但既然这是学生自己选出来的,我们对此表示尊重。”此外,他还提到,在这个信息网络化时代,学生们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较多,网络用语相对而言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用网络用语来做冲刺标语也无可厚非。他表示,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给予学生们相对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相关评论
    @大河报:“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内江六中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经过学生公选后悬挂,“这符合我们95后的气质”。班主任最初不太同意,但也认可选举结果。学校也表示支持学生的个性。表示现在还是相对励志的标语。
    @扬子晚报:相对于以前的高考标语霸气不少,更加贴近现在年轻人的语言风格,相对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现在已经轮到95后来参加高考了,高考也的确是我国现在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的考试了。
    @环球时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文化兼容的时代,在各种文化兼容的今天,有这样的标语也不足为奇,并且这样的标语更符合现在90后的青春特征,我们何不用更为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呢?
    @高考直通车:虽然现在提倡文化的包容,但是我们对于年轻一代必要的文化修养和正确价值引导还是应该有的。
    模拟题
    近年来,一些学校在高考来临之际,都喜欢挂出名言警句来激励学生,但近日某高三班教室里却挂出“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样的的霸气标语,你对此种做法怎么看?
    参考解析
    警示名言历来都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但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潮标语正逐渐浮现,追赶潮流,这些标语无不充满了或艰辛、或励志、或“暴力”、或决绝的色彩。现在一个高三班级挂出了如此另类的标语,其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丰富信息,以及由此引起的惊讶、赞赏、批评,着实值得细细玩味。
    这条“滚去学习”的冲刺标语,带有90后鲜明的个性烙印,表面上,他们似乎是倾心于高富帅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同时也是他们愤懑于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用学生的方式呐喊着,表达了出来。戏谑的语气,谦卑的视角,道出了学生们的现实心理,也流露出一丝苦涩的悲怆。
    难能可贵的是,与一些持“读书无用论”观点的人相比,他们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没有抛下沉重的书包,辍学打工,而是勇敢的面对现实,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继续日夜苦读。他们把学习当做与所谓的“高富帅”阶层竞争的唯一手段,他们为自己竭力争取的,不过是一个与之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同台竞技的机会;是一个人生出彩的机会,仅此而已。但并不是说,在言论自由的今天,讲话就没有道德底线,对于学生言语的文明和对于社会的正确认知也是学校应该给予指正的。
    第一,在这个信息网络化时代,学生们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较多,学校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给予学生们相对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的同时,做出一定的合理引导,对于一些不文明的用语要给予指正,言语上的文明在任何时代也是不该丢弃的。。
    第二,家长和老师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中对于学生教育应该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主,在追赶“高富帅”的言语中,还是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存在其中,这是不可取的,作为监护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于孩子做出正确价值观导向,金钱不是不唯一目标。并且,在漫漫的人生途中,高考也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也不能让学生树立了唯高考成绩定人生观的想法。
    第三,国家也必须通过提高就业率或是对于收入的合理调整来缩小贫富差距,只有努力维护了社会公平,实现了社会公平,这样看似霸气实则无奈的言论标语才会越来越少。
    国家,学校,家长在努力维护学生美好未来的同时,学生也应该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也应该对于社会,对于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有真正理想与健全人的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08:03 , Processed in 0.08034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