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1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16)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初唐四杰指的是以下哪四个人?(  )
    A.王之涣、杨炯、卢照邻、李贺
    B.王之涣、李贺、孟浩然、王维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D.王勃、李贺、高适、岑参
    2.“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句话启发我们在用人方面要坚持(    )。
    A.德才兼备原则
    B.量才适用原则
    C.法治管理原则
    D.任人唯贤原则
    3.下列语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
    A.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非子》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4.下列诗句描写早春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D.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5.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这一段的文学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  )。
    A.“孤岛”文学
    B.国统区文学
    C.沦陷区文学
    D.红色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1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活动于唐朝高宗、武后时期。他们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对宫体诗有较大突破,并将五言律诗发展成熟。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相关知识点: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鹊楼》。孟浩然是盛唐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高适和岑参为边塞诗人,并称“高岑”。
    2. B
    解析:马能历险,牛能犁田,车能载重,舟能渡河。这启发我们在用人方面要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也就是要坚持“量才适用原则”。
    量才适用——坚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的原则,不断挖掘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使人的最大优势与相关岗位相匹配,让人的优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出高价值。
    故正确答案为B。
    3.B
    解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全句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B对应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4.B
    解析:A项,描写的是夏天,出自杨万里的诗《小池》。B项,描写的是早春,出自韩愈的诗《早春》。C项,描写的是春天,但已至清明,出自杜甫的诗《清明二首》。D项,描写的是清明时节,出自李山甫《寒食二首》。故选B。
    5.A
    解析:上海“孤岛”文学出现在抗日战争前期上海这个特定地区特定阶段的文学运动。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上海沦陷,但在这片沦陷区中间,还有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和属于法国势力范围的法租界未为日本侵略者控制,这两个租界当局,由于和日本侵略者有利益冲突,在一些问题上采取中立政策。留在上海的中国作家,利用这种微妙局势,采取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抗日爱国的文学运动,这块土地被称为孤岛,发生在这里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孤岛文学运动。这种局面共持续了4年又一个月,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同时,进占上海租界,孤岛文学运动也被迫终止。故正确答案为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20:36 , Processed in 0.05378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