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回复: 1

2016年招教笔试高频考点:智力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6: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佳教育 侯雪次
    在招教考试中,智力的知识属于高频考点,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认真注意,对于要求再认理解的一定要认真理解,消化吸收相关的知识点,对于要求识记的内容考生一定要认真识记,智力的一些计算公式和公式中特殊的符号考生一定呀掌握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在计算题目中一定要学会学以致用。
  一、智力的概念
    指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二、智力测验
    1. 定义:智力测验就是评定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方式。
    2. 发展过程
    (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他们提出用智力年龄来表示智力水平,简称智龄。
    (2)斯坦福-比纳量表: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的翻译和修订,改为斯坦福-比纳量表。这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验之一。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为平均值、15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得分在70~130分为正常,得分高于130分为智力超常,低于70分为智力缺陷。
    3. 测量智商的公式
    (1)比率智商:
       
http://www.jingjia.org/2016/0517/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8F2.tmp.png
比率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
    人类智力是呈正态分布的:
    ①人类的智商介于10与190之间,以0与200为极限。
    ②人类的平均智商为100,平均点之上下,在人数上各约占50%;
    ③智商90-110者称为中等智力,在人数上约占50%;
    ④智商110-120者称聪慧,120-130者称为优秀,130以上者称为资赋优异;以上三类
    合计约占25%。
    ⑤智商80-90者称为愚鲁,70-80者称为临界智能不足,70以下者称为智能不足。属智能不足者,在程度上又有轻度、中度、深度、重度之分。
    ⑥智力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6岁以前,智力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约22-35岁,
    智力发展达到顶峰。
    (2)离差智商: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是对个体智力在同龄人当中相对位置的度量。
    离差智商:IQ=100+15Z=100+15(X-M)/S
    其中,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Z是标准分数,其值等于被测人实得分数减去同龄人平均分数,除以该年龄组的标准差。
  三、智力理论
    1. 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1)智力二因素论由英国心理学家C.Spearman斯皮尔曼(1863—1945)于1904年首先提出。
    (2)二因素论认为,人类智力包括着两种因素: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和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
    2.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1)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
    (2)智力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3.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1)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
    (2)内容: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①语言智力;②逻辑—数学智力;③视觉—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身体—动觉智力;⑥人际智力;⑦自知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
    4.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5.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4-11 17: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题链接:
  【判断题】
    1. “勤能补拙”充分说明了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
    2.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多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 ( )
  【单选题】
    3. 下列有关智力测验表的叙述,有误的是( )
    A. 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表
    B. 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的公式: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
    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计算公式:IQ=100×15Z
    D.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适用年龄范围宽,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语言的限制,并且可以用于一些生理缺陷者
  参考答案:
    1. × 2. √ 3.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21:49 , Processed in 0.08496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