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回复: 1

2016年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2)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6: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52.jpg

052.jpg

  1.关于《资治通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其成书规模仅次于《史记》
    B.《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是北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C.《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纂完成
    D.《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皇家参考资料
    2.有一幅对联以皇帝年号分别嵌入上下句,其上句为:“烦天心,康民物,雍和其镜,乾健其身,嘉惠普群察,道光绍虞夏商周,咸歌盛世”。 此句涉及的皇帝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中国共产党80年历程中历史性转折的标志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4.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关键人物是( )。
    A.李鸿章 陈独秀
    B.李鸿章 曾国藩
    C.容闳 孙中山
    D.光绪 袁世凯
    5.在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目的的规定是( )。
    A.割让香港岛
    B.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C.赔款的规定
    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4-11 16: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A
    解析: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史记》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规模小于《资治通鉴》。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D
    解析:
    从对联里可以看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皇帝都是清朝皇帝。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BD
    解析: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因此,本题选择B,D项。
    4.答案: B
    解析:
    李鸿章和曾国藩是近代洋务运动的关键人物,他们大力支持近代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形成和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
    《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场战争是英国为打通通往中国的鸦片及货物销售之路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开通五个通商口岸最能反映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故正确答案为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20:38 , Processed in 0.052914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