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佳教育 崔老师
2015年下半年联考在即,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模块一直是行测考试中的难点所在,诸多考生谈之色变。京佳教育的老师经过对历年联考真题的分析,总结出了联考常考的题型,并对今年的联考考点进行预测,望能给广大考生带来帮助。本文介绍预测考点六:复杂路程问题。 一、复杂路程问题的基础知识
试题特征:题干未直接给出路程、速度、时间中的某两个量,让求其中一个量;而是条件相对复杂,或给出三个人的量,或给出的是比例关系等;
常考类型:(1)只给出比例关系;(2)等距离多个速度;(3)多人运动;
解题方法:(1)若题干涉及比例关系,常用赋值法求解;
(2)若题干涉及相同时间,常用比例法求解;
(3)若题干涉及多个速度,常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4)若题干涉及多人运动,常将某个人的量作为中间量使用。 二、复杂路程问题的典型真题 真题一:2015年北京考试第79题
79. 小王乘坐匀速行驶的公交车,和人行道上与公交车相对而行、匀速行走的小李相遇,30秒后公交车到站,小王立即下车与小李同一方向匀速快步行走。已知他行走的速度比小李的速度快一倍但比公交车的速度慢一半,则他多久之后追上小李?( )
A. 3分钟 B. 2分钟30秒 C. 2分钟 D. 1分钟30秒
【京佳解析】题干中出现了比例关系,采用赋值法求解;设小李速度为1,则小王速度为2,公交车速度为4,小王乘坐公交车与小李相遇30秒后两人实际相距(1+4)×30=150;因此,小王追上小李需要150÷(2-1)=150秒,即2分钟30秒。故选B。 真题二:2015年山西省考第56题
56. 甲、乙、丙三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匀速跑向100米外的终点,并在到达终点后立刻匀速返回起点。 甲第一个到达终点时,乙和丙分别距离终点20米和36米。问当丙到达终点时,乙距离起点多少米?( )
A. 60 B. 64 C. 75 D. 80
真题三:2015年山东省考第55题
55. 从甲地到乙地111千米,其中有1/4是平路,1/2是上坡路,1/4是下坡路。假定一辆车在平路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上坡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下坡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则该车由甲地到乙地往返一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A. 19千米/每小时 B. 20千米/每小时
C. 21千米/每小时 D. 22千米/每小时
真题四:2015年江苏省考第40题
40. 甲、乙、丙三辆汽车分别从A地开往千里之外的B地。若乙比甲晚出发30分钟,则乙出发后2小时追上甲;若丙比乙晚出发20分钟,则丙出发后5小时追上乙。若甲出发10分钟后乙出发,当乙追上甲时,丙才出发,则丙追上甲所需时间是( )。
A. 110分钟 B. 150分钟 C. 127分钟 D. 128分钟